跳转到内容

乐理篇:声音和音乐的基础

🎉

作者:吵爷

前言

音乐创作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主观、感性的过程,具有非常多的不确定性。但同时音乐也具备非常强的规律性,因此有时非常复杂的音乐,听起来并不杂乱,而是给人非常直观的韵律感。

后来和一些专业做音乐的朋友聊过一阵,目前龙头的文生音乐软件Suno,Uido等,对于比较简单的广告BGM,游戏配乐等使用场景,已经有非常大的使用价值,但在音乐创作上还差的很远。首先是提示词的控制:Suno除了歌词部分外,音乐风格提示词只有120个字符,能够描述和理解的关键词也非常有限,其次就是Suno的创作丰富度还是很有限,写出来的旋律相对很单调,乍一听可能还可以,但很难一直想听下去。

然而行业在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未来也许我们能够更加可控的进行音乐创作。在技术还没有准备好之前,如果大家喜欢这一块,可以花一些时间来稍微补充乐理相关的一些知识,配合前面的音乐流派风格prompt食用,对自己生成的音乐有更好的理解。

Colab上写了一个增强音质的脚本,Suno输出的音乐可以丢进去,输出44.1khz采样率和320kpbs码率的文件,不如现有的音频处理工具。。。调参实在太难了

https://colab.research.google.com/drive/1y0kyNoVNDbs1VNKR6kxAr2wsV-QWVu0-#scrollTo=AFAmnxAkkWk9


声音的频率

所有的乐器都会发出特定频率的声音(包括人声),这些频率的变化和叠加构成了“音乐“。人类耳朵的声音频率感知范围大约在20Hz到20,000Hz之间。这意味着大多数健康的年轻人可以听到这个频率范围内的声音,从最低的低音到最高的高音。

在这个宽广的频率范围内,人类耳朵对2,000至5,000赫兹范围内的声音最为敏感。这个频段内的声音对人类语言的清晰度非常重要,因为它包含了很多语音通信中的重要信息。此外,这个频段也是许多乐器音色和音乐细节的关键区域。

举个例子,通用88键钢琴的音域是27.5Hz到4160Hz,但是通常我们知道的Do-Re-Mi-Fa-Soi-La-Si 频率并不是均匀提升的,而是结合了全音(两个半音)和半音。比如C大调: C-D-E-F-G-A-B-C,就是分别对应了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实际上每个调号从一个”Do“到下一个八度的”Do“,中间都间隔了12个半音,每个半音的频率增长幅度(包括白键和黑键)的频率差异都大约是5.9%,也叫做”十二平均律“,是现代音乐发展的基础。

附一张不同乐器的音频表,乍一看挺吓人的,但其实拆解起来很简单。从左到右是赫兹,左边是低音,右边是高音。钢琴的C4(也就是C大调的Do)就在中音声部的起始点。我们日常听的交响乐,组合伴奏之所以用不同的乐器,就是用乐器擅长的声部去填充旋律,让音乐听起来更加饱满。

调号

常用的调号有大调和小调,通常决定一首音乐的整体调性。在音乐创作的时候,根据音乐想表达的主题,我们可以预先设定整首音乐的调号(虽然Suno还不大能识别出来,roll的音乐很多调都会出现。在AI生成的音乐里,可以通过识别主旋律里的”Do“或者扒谱软件来判断一首音乐的调号)。

大调

感觉明朗、开朗,由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的间隔构成。

例如,C大调音阶是 C-D-E-F-G-A-B-C。

C大调:经常被视为最"纯净"的调性,在钢琴上完全由白键组成。通常用于表达直接和坦率的情感。

G大调:含有一个升号,常用于表达温暖和希望的情绪。

D大调:含有两个升号,经常被用来表达充满活力和壮丽的场景。

A大调:含有三个升号,通常带有一种优雅和略带忧郁的情感色彩。

E大调:含有四个升号,其音色较为明亮,适合表达强烈和激情的情绪。

B大调:较为罕见,含有五个升号,有时用于创造一种梦幻和非凡的氛围。

小调

感觉较为忧伤,由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的间隔构成。

例如,A小调音阶是 A-B-C-D-E-F-G-A。

之所以是小调,因为大调Do到Si的跨度是12个半音,而小调是11个半音。

A小调:没有升降号,通常被认为是小调中最直接和简单的调性,经常用来表达温柔和忧郁的情感。

E小调:含有一个升号,音色较为悲伤,常用于表达忧郁和哀伤的情绪。

B小调:含有两个升号,其音色深沉,常用于表达神秘或悲壮的情绪。

F#小调:含有三个升号,色彩较为复杂,适合表达强烈的情感,如悲伤或冲突。

C#小调:含有四个升号,通常用于创作情感深邃的音乐,如古典音乐中的悲剧性主题。

G#小调:较为少见,含有五个升号,能够创造一种非常独特和深刻的氛围。

节奏和拍号

节奏是音乐的时间框架,决定了音乐中各个音符的时长和排列方式。拍子则是将时间按照规则性的重复模式组织起来,形成了我们感知音乐节奏的基础。

以4/4拍为例,这是最常见的拍子之一。在4/4拍中,每一小节有四拍,每拍一般是一个四分音符的时值,在不考虑变奏的情况下,每个小节的拍数是一样的。在这种拍子中,通常第一拍有最强的重音,第三拍次之,第二和第四拍相对较弱,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强-弱-次强-弱”的模式。大部分市面上的流行歌曲都是4/4,大家可以随便找一些尝试自己打一打拍子。

时值:

音乐理论中的基本概念,指音符在音乐中持续的时间长短。每个音符的时值告诉演奏者该音符应该持续响多久。

速度:

也就是常说的BPM,代表“每分钟节拍数”(Beats Per Minute),它用来测量音乐的速度或者节奏的快慢。具体适配的例子可以参考上文的 Tempo TAGs (速度控制标签) 查询。

目前Suno还没测试出比较复杂的拍子,大家可以去听现有的歌感受一下。推荐孙燕姿的《我要的幸福》,是一首编曲很牛逼的歌,用了5/8和6/8的组合,听着很自然,但是拍子很难打出来

曲式

音乐曲式是组织和结构化音乐作品的方式,它决定了如何展示和发展音乐主题和材料。各种曲式根据其结构特点和音乐发展方式有所不同。

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曲式,可以实际去听一下,有直观的感受以后会更好理解:

曲式

简介

发展

典型例子

奏鸣曲

通常用于古典音乐的单乐章作品,如交响曲和奏鸣曲的第一乐章

通过主题的变奏、模调转换和对位处理来探索和扩展音乐主题。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

变奏曲

在一个给定的主题基础上,通过改变旋律、节奏、和声或音色等方面来创造一系列变奏。适用于任何类型的音乐,包括器乐和声乐。

每次变奏都在原有主题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元素或改变某些方面,以展示作曲家的创意和技术。

贝多芬《E大调钢琴奏鸣曲》,Op. 109,第三乐章

通过曲

音乐材料不断前进,不明显地返回主题。 通常用于浪漫主义和现代音乐,强调情感表达和动态变化。

主题材料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逐渐演变,经常使用动机发展技术和逐步增强的处理方式。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No. 2

三部曲

结构清晰,分为A、B、A三个部分,其中B部分通常具有对比性质,而A部分在前后呈现以形成对称。常见于浪漫歌曲和一些器乐小品。

A部和B部提供了对比的情感和材料,A部的重复带来熟悉感和整体性。

舒伯特《小夜曲》D. 957

赋格曲

严格的复调音乐形式,基于一个或多个主题(称为赋格主题)的模仿和复述。主题在各声部中依次出现,并伴随着对位声部。

通过对赋格主题的模仿、倒置、增减音等复调技术,以及通过插入新的对位材料或桥段来展开。

巴赫《音乐的奉献》中的赋格曲

演奏法标记

指导音乐演奏的各种符号和指示,包括力度、速度和特定的演奏技巧(包括附点,休止符,连音,断奏,重音等等)。不同乐器也会有不同的标记方式,有需要的话,可以找一些专栏去学习。

https://zhuanlan.zhihu.com/p/68979985

和弦

和弦是指音乐中不同音高的音符同时响起形成的和音,这些和音是音乐和声结构的基础。以钢琴为例,和弦的使用非常灵活和复杂,但也遵循一些基本的规律。

转载:https://mp.weixin.qq.com/s/kVzrz9EnYiZZNzCbsPKaNg

钢琴的和弦种类:

大三和弦:

根音与三音是大三度,三音与五音是小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来表示,如DO,MI,SOL和弦用C表示,FA,LA,DO和弦用F表示,降MI,SOL,降SI就用Eb表示,升FA,升LA,升DOL用F#表示。

小三和弦:

根音与三音是小三度,三音与五音是大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小写m表示,如RE,FA,LA和弦用Dm表示,MI,SOL,SI和弦用Em表示,降MI,降SOL,降SI用Ebm表示。

增三和弦:

根音与三音,三音与五音都是大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aug或加一个“+”。如DO,MI,升SOL和弦表示为Caug或C+,FA,LA,升DO和弦表示为Faug或F+。

减三和弦:

根音与三音,三音与五音都是小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dim或一个“-”。如RE,FA,降LA,表示为Ddim或D-,升DO,MI,SOL表示为#Cdim或#C-。

大小七和弦:

在大三和弦基础上再加小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7”即可,如SOL,SI,RE,FA和弦用G7表示,LA,S升DOL,MI,SOL用A7表示。

大大七和弦:

在大三和弦基础上再加大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Maj7表示,如DO,MI,SOL,SI和弦表示为Cmaj7,降SI,RE,FA,LA和弦表示为Bbmaj7.

小小七和弦:

在小三和弦基础上再加小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m7”表示。如LA,DO,MI,SOL和弦表示为Am7,RE,FA,LA,DO和弦表示为Dm7.

小大七和弦:

在小三和弦基础上再加大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mM7表示,如DO,降MI,SOL,SI和弦表示为CmM7,LA,DO,MI,升SOL表示为AmM7.

减七和弦:

在减三和弦的基础上再加小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dim7表示,如SI,RE,FA,降LA和弦表示为Bdim7,LA,DO,降MI,降SOL表示为Adim7.

1半减七和弦:

在减三和弦的基础上再加大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m7-5表示,如SI,RE,FA,LA和弦表示为Bm7-5,升FA,LA,DO,ME和弦表示为#Fm7-5.

加音和弦:

它是指在一个以三度关系为基础的和弦上加上其它音,如加入六度音,九度音,四度音等,标记法为将这个加音的度数写于某和弦的右边,如DO,MI,SOL,LA和弦可标为C6,(LA是基于C和弦的加音),FA,LA,DO,SOL和弦可标为F9。但要注意的是,加四音和弦的写法有规定,要写sus4,并且要省去某和弦的三音,否则三音和四度音一起响会很尖锐。如DO,FA,SOL和弦标记为Csus4.(C和弦省三音加四度音)。加音以6,9,4度为多数。另外,有更复杂的理论把加音与多音和弦分开来,如FA,LA,DO,SOL和弦应标为Fadd9,而标为F9会被认为是FA,LA,DO,MI,SOL和弦。不过这只是理论而已,一般情况下用简单的加音标记法就可以让别人明白你的意思。

指定和弦根音:

就是在演奏该和弦是,不弹它本身的根音而根据标记弹奏。如C/G,表示演奏该和弦时把G音置于最低音。Dm/G表示演奏Dm时把G音置于最低音。也可以用On*表示同样意思,如F9OnD,实际演奏的是RE,FA,LA,DO,SOL。很明显,这种标记法可以用来表示和弦的转位。

各级和弦的功能

流行音乐中一般只讲大调的和弦而很少把小调单独作为一种调式重新定义和弦,因为流行音乐中关系大小调和弦共用的现象十分普遍,如果用?典和声学解释会颠来倒去搞不清。

下面我们用C大调来举例。基本和弦共7个:C,Dm,Em,F,G,Am,Bdim.分别是1,2,3,4,5,6,7级和弦。1,4,5称正三和弦,2,3,6称副三和弦。7级和弦在流行音乐中极为少用。1级和弦也称主和弦,4级和弦也称下属和弦,5级和弦也称属和弦。接下来是每个和弦的属性:

C,即1级和弦

是用来明确调性的。一般大调的歌曲都以它开始,也以它结束。不过在曲子的中间可以尽量少用主和弦,否则老是给人以终止感,乐曲的进行也会很硬。

Dm,即2级和弦

是一个很柔和的和弦,它的最重要用途就是放在属和弦即5级和弦之前。而5级和弦则自然要回到1级和弦,所以很容易就形成了2-5-1的进行。这是一个极其常用的进行。

Em,即3级和弦

也是一个十分柔和的和弦。音乐的进行中有了她马上就会变得柔美而略带忧伤。1-3-4的进行,也即在C大调中的C-Em-F是一个很常用的进行。乐曲中本来用1级和弦的地方有时可以考虑换成3级和弦,音乐立即就不强硬了。港台音乐中这种手法很常用。

F,即4级和弦

大调中的又一正三和弦,属于骨干和弦之一。它十分明亮,让人感觉心胸开阔,有一种一下子“飞”起来的感觉。我们听到的美国乡村乐和描写西部大草?和大峡谷的歌曲都使用4级和弦来表现。1级和弦后面跟4级与跟3级和弦是绝对不同的。

G,即5级和弦

大调中的第三个正三和弦,任何一首歌曲都不可缺少。它起着对主和弦支撑的作用。乐曲的终止感就是由5-1这样的进行产生的。当然现代流行音乐特别是欧美音乐中不使用5-1终止的歌曲也很多,这正是流行音乐的特色,但5级和弦作为音乐的骨架和弦仍然不可动摇。

Am,即6级和弦

一个中性的和弦,如果把它作为主和弦那就是小调了。歌曲肯定会变得忧郁,悲伤。如果6级和弦出现在大调中的某些部分,那它起到的就是连接不同和弦的作用。6级和弦象一座桥,它前面可以接几乎所有的和弦,后面也是如此。它可以是和弦的进行连贯,不呆板。1-6-4-5是极为常用的进行,事实上就用这四个和弦就可以写歌了。

Bdim,即7级和弦

在流行音乐中很少用。因为它是减三和弦,有一种向里收缩的紧张感,一般只在某些特定进行中使用,或是为了根音的流动而使用。

各级变化和弦

接下来我们要为歌曲配置更优美的和弦,使音乐更流畅。这就要用到各种变化和弦。关于变化和弦在经典和声学里有复杂的一套理论,这些理论是有实际意义的,但是对于那些没有系统学习过和声学的人来说,如果一开始就被灌输有关离调的系列理论,恐怕没有多少人可以正确理解。所以在本教程中,我采用了一种比较直观的说法,关于离调和弦等内容的正确涵义会在以后写明。

注意:所有和弦转位都沿用传统名称,第一转位称六和弦,第二转位称四六和弦。

主四六和弦(K46和弦)

这是一个在古典音乐中很常用的和弦,但它在流行音乐中仍然有很重要的作用。它的形式是主和弦的第二转位,以C大调举例就是C/G和弦,即5-1-3和弦。这种和弦的特点是,虽然算是主和弦,但因为它以SOL为根音,所以一点也不稳定,有着极强的向属和弦去的倾向。试验一下,如果一首大调歌曲结束时贝司手不弹DO音而弹SOL音,你肯定会感觉很奇怪,你会觉得这首歌曲根本就没有结束。这充分体现了主四六和弦的不稳定性。因此在编曲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如果有一首歌曲的结尾是C-G7-C(这可是很常用的结尾哦)我们就可以改为C/G-G7-C。由于C/G(主四六和弦)倾向与属和弦G7,而属和弦G7又倾向于主和弦,这样从C/G开始一系列的和弦都顺着它的倾向性行进,音乐就变得流畅了。在古典音乐中,C/G-G7-C的进行是最经典的终止式。

二级六和弦

二级六和弦是二级和弦的第一转位,在C大调中是Dm/F。它的构成音是FA,LA,RE。大家会发现它与F和弦(四级和弦)只差一个音,前者是FA,LA,RE,后者是FA,LA,DO。所以,二级六和弦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四级和弦的一个替代品,也就是说某些地方本来用的是四级和弦,现在就可以用二级六和弦代替,C大调中就是用Dm/F代替F和弦。二级六和弦保持了二级和弦柔和的特性,不象四级和弦那么硬,也没有强烈的“飞”起来的感觉,所以如果你想要使1-4级的进行不要那么强硬,但又要保证有1-4级进行的和声效果,你就可以用二级六和弦代替四级和弦。如果大家听过电影《红河谷》的主题曲,它的第二个和弦就是二级六和弦,而这个地方的和弦功能和听上去的感觉实际上是四级的,这就对了!这就是二级六和弦要达到的效果。

大二级和弦

这实际上是一个离调和弦,不过在这里我不从这个角度去说明问题。大二级和弦就是升高三音的二级和弦,在C大调里是2,#4,6和弦。它的特点就是强烈倾向于属和弦(五级和弦),也就是在C大调里构成D-G的进行。在前面介绍二级和弦时我曾提到二级和弦最重要的用途是置于5级和弦前面,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大二级和弦是增强了小二级和弦向属和弦的倾向性。在C大调中就是用D-G7代替Dm-G7。在歌曲的适当位置使用这种代替手段效果是十分好的。但是要注意,歌曲的旋律音如果是FA(首调)则不能这样代替,因为这会构成与和弦#4的小二度冲突,十分尖锐刺耳。邓丽君的许多歌曲及那个年代的许多歌曲(如《今宵多珍重》)都会在属和弦前使用大二级和弦,大家可以去仔细地分辨一下。另外,和所有的离调和弦一样,大二级和弦也可以扩展成七和弦,C大调里是D7和弦,2,#4,6,1。它的和弦性质和D和弦是一样的,只不过音响更丰富些。

大三级和弦

这也是一个离调和弦。在C大调里是E和弦,3-#5-7。是由三级和弦Em升高三音形成。它倾向于六级和弦Am.也就是在C大调里构成E-Am的进行。它实际上也是Em到Am进行的强化。和前面一样,我们可以用E-Am代替Em到Am,但仍要注意,如果旋律音是SOL,就不能这样代替,因为SOL会与和弦里的#5冲突。有一首老歌叫《我家在那里》就使用了大三级和弦。有首圣诞歌曲就连续使用了大二级和弦和大三级和弦。另外,和所有的离调和弦一样,大三级和弦也可以扩展成七和弦,C大调里是E7和弦,3-#5-7-2。它的和弦性质和E和弦是一样的。

大六级和弦

这也是一个离调和弦。而且这是一个很常用的和弦,它的“离调感”十分远,所以能制造出很动听的效果。在C大调中是A或A7和弦(和其他离调和弦一样,它可以扩展成七和弦)它强烈倾向于二级Dm和弦,这样就在C大调中形成A(A7)-Dm的进行。这可是一个非常漂亮的进行,它不仅可以代替Am到Dm的进行,还可以代替其他和弦到Dm的进行。只要你的旋律中带有6,#1,3,5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音,你就可以使用这个进行。它是用来强调和声在音乐中作用的最好例子。看一下:3-4|2--|这个例子,如果你想在第二小节配置Dm和弦,那么前一小节用什么好呢?Am可以,Em也可以,但它们都不是最好的,试过用A(A7)吗?那将会是一种新鲜的感觉。这种和弦手法在流行音乐中被广泛应用,邓丽君的歌曲《爱的箴言》就使用了该和弦,著名的圣诞歌曲全曲多次使用该和弦。这个和弦十分有色彩,恰当的使用肯定可以使你配置的歌曲和弦及伴奏比原来丰富得多。当然仍旧要注意,不要在旋律音为DO时使用该和弦,因为它会与和弦的#1音冲突。

一级七和弦

这也是一个离调和弦。一级七和弦在C大调里就是C7和弦,1-3-5-b7,看清楚了,这是一个大小七和弦,是降SI而不是还原SI,在其他调里可不要搞错了。它的用处就是置于四级和弦前面,一级七和弦有强烈的倾向于四级和弦的特性,又由于它本身属于主和弦系列,所以如果我们使用了一级到四级的和弦进行,就可以在这两个和弦当中插入一个一级七和弦,形成C-C7-F的自然进行。有一首英文老歌就使用了该和弦。

小四级和弦

大调中,四级和弦应当是大三和弦,但有时侯我们也会使用它的降三音形式,就形成了小四级。它的最有效作用是置于四级和主和弦之间,也就是在C大调形成F-Fm-C的进行,小四级当然是一个小三和弦,它的加入会使音乐突然变得忧伤,所以它不但可以置于四级和主和弦之间,而且可以直接加在乐曲中的某个部分。著名的(雪绒花)在最后结尾时,就使用了小四级和弦。很多港台流行歌曲也使用小四级来表现忧伤与失落。

五级增三和弦

这个和弦不算很常用。它升高原来五级和弦的五音,变成增三和弦。在C大调中是Gaug(G+),这个和弦的用处是当一个乐句结束在属和弦上时,可以用五级增三和弦来代替五级和弦,增加意尤未尽的气氛,然后音乐稍作停留便又从主和弦开始,这种手段在爵士音乐中有着较多的应用。

降六级和弦

是一个常用的变化和弦,是大三和弦,在C大调中是bA和弦,b6-1-b3,降LA-DO-降MI。这个和弦看上去离C大调很远,确实如此,因为它只有一个音DO属于C大调自然音阶,嘻嘻,就是这个DO成为降六级最大的应用之处。因为绝大多数大调的歌曲都会结束在主音DO上(首调),我们可以利用降六级含有DO音,把降六级置于主和弦的前面,达到一种特殊的音响。在C大调中,如果本来是G7-C的终止,现在可以用G7-bA-C来替代,这样就能得到这样一种效果:旋律虽然保持是DO,但和弦是降六级-主和弦,非常有色彩。它可以烘托出那种宏伟,壮观的终止,不是属到主简单了事。

降七级和弦

相比降六级而言,降七级离原调好象近一点。在C大调中,降七级是bB和弦,b7-2-4,降SI-RE-FA,也是大三和弦。它含有RE,FA两个调内音,它可以被较自由地运用在歌曲中间部分,如果旋律中出现了这两个音就有可能使用降七级。在歌曲中如果在本来使用一般和弦的地方改用降七级,会有一种突然转调的感觉,降七级后面可以接1,4,5级和弦,C大调中,C-bB-C,C-bB-F等都是常见的。邓丽君的《千言万语》,TheBeatles乐队的,,都使用了降七级和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降七级还有一个用处就是对降六级作进一步扩展,把bA-C扩展为bA-bB-C,也就是在降六级与主和弦之间再插入一个降七级,得到一个连续上行大三和弦的效果,更适合于那些气魄很大,雄壮而有震撼力的终止。

降三级和弦

这也是一个用得不算太多的变化和弦,在C大调里是bE和弦,b3-5-b7,降MI-SOL-降SI,也是大三和弦。它离C大调也比较远,只有SOL是调内音,因此只有旋律出现SOL时,它才有考虑的可能。它适合在乐曲中起丰富色彩的作用,使用一下以后马上又回原调。这种和弦就一定要用得好,用得到位而不能滥用。有一首著名的英文老?lt;UnchainedMelody>(《奔放的旋律》--“人鬼情未了”的插曲)后半段就用了一个降三级。

和弦使用手段

保留根音

这种手法在很多流行音乐中有应用.它的意思是在一段和弦连接里,根音不按照正常和弦根音走动而是一直持续在一个音上保持不动,最常见的是保留主音.

具体点就是类似这样的连接:C---F/C---G/C---C,和弦原来的意思是1级到4级到5级,但根音却一直保持在C上,这种手法也削弱了原来和弦间强烈的对比,使它们能"粘合在一起",所以能给人以稳定,温馨的感觉,用在前奏,歌曲的A段比较合适.

BryanAdams的成名曲一开始就用了这个手法,可以仔细去听一下.在经典和声学中称这种手法为"主持续音"。和声就是这样奇怪,也许你会说G/C的和弦,用C作G和弦的根音,难道就不会发生小二度冲突? 所以说理论既是我们前进的领航员也是最大的束缚,当我们把一串和弦连起来后,你就会发现根本体会不到小二度的冲突,试一下吧!

延留音,先现音

和声的最大魅力在于"期待感",也就是当一个和弦出现时,我们就等着它应该走向的那个和弦的出现,做到与"心理听觉"相一致.延留音和先现音可以满足这种"僻好"。

我们先说延留音,它的意思就是把甲和弦中的某个音延续到接下来的乙和弦中,并且这个音不是乙和弦中的音.

例如这样的进行:F---Gsus4---G7---C,其中Gsus4和弦的构成是5,1,2三个音,而DO音是从F和弦延续下来的,它并不属于G和弦,由于它加入了G和弦中,使G和弦原来的属功能被削弱,DO音代替了原来SI应有的位置,但抢了别人的位置是一定要还给人家的,所以"期待感"在这里产生,听觉上我们等待着DO进行到SI去,于是后面一个G7的出现满足了我们的听觉需求,并且最终解决到主和弦上,得到完满的终止.

这是最常见的延留音形式.我们可以自己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把某个和弦的某个音延续到后一和弦上,造成一种"迟到的解决"

再来看一下先现音,它和延留音正好相反,就是在甲和弦中先出现了后一个乙和弦的某个音,而这个音并不属于甲和弦.当音乐进行到乙和弦的位置时,这个先现音成为了和弦音,音乐得到了解决.

比较有效果的办法是先现根音.如这样:F/G---G7---C,它原本的意思是4级--5级--1级的简单进行,不过在4级和弦上它先出现了后一个5级和弦的根音--G,结果造成了一种很奇特的效果,使4级和弦也有了属功能,三个和弦的连接变得紧密了。

持续系统学习

暂时学到的就在这里了,有音乐背景的大佬欢迎补充指点,下面是群里整合的系统学习乐理的文档

前菜:乐理知识

尝试AI转谱精细化处理

之前我有写过一篇本地化扒谱的脚本(目前只支持钢琴,字节的模型)

吵爷:AI音乐向100分迈进,钢琴曲音质修复

同时Colab上也有挺不错的扒谱模型MT3,支持多种乐器,但用下来精确度会弱一些,可以尝试一下

Github:https://github.com/magenta/mt3/tree/main

Colab:https://colab.research.google.com/github/magenta/mt3/blob/main/mt3/colab/music_transcription_with_transformers.ipynb#scrollTo=s2s3JAvBAg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