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词培训课——Part4
更系列文章合集请访问:蓝衣剑客-AIGC思维火花
一、前言
大家好,我们现在正步入培训的最终阶段。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我很好奇大家是否都有了显著的收获。我希望大家能够紧跟我们的步伐,确保不落后。现在,让我们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学习最后一部分的培训内容。那么,不浪费时间,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二、课程导览
在 Part4 中,我们会首先介绍提词工程的基础概念和一些实用技巧。我们将利用地规来构建思考链条,并探讨提示词的敏感性问题。此外,我们还会解释'token',这是我们之前没有涉及的新概念。同时,我们会讨论如何根据特定原则来压缩 token,以及如何有效控制成本。
在第二部分,我们将深入讲解提示词的进阶技术,包括如何增强推理能力,以及如何运用元提示和一系列任务分解、增强推理的技巧。
第三部分,我们将探讨 AI-Agent 和 AI-Agentic 的概念和差别,学习吴恩达教授对于智能体的新领悟。同时也会介绍一些基本的多智能体设计模式。
最后,在第四部分,我们会梳理一个切实可行的提词落地流程,展示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运用提词,这些内容将为我们的课程带来深刻的洞见和实践指导。
三、上节回顾
四、提示词技巧
4.1 利用反问构建思考链条
在提词技巧的第一部分,我们首先要介绍一种重要的技巧,那就是利用反问的形式来构建提示词。这种方法使我们能够创建一个连贯且完整的思考链条。这不仅是一项极为实用的技能,而且也是我个人经常运用的技巧之一。
一个完整例子来看如何反问模型并构建思考链条:
Step 1. 事情的起因
一位朋友在群里表达了他想要生成一首诗的愿望,这首诗需要以一种特殊格式呈现,即两句输出在一行的形式。我询问了这位朋友具体需要的格式,希望他能给出明确的指示。然而,他的回应非常尖锐,尽管如此,我还是决定探索这个问题。
Step 2. 第一次尝试
大家应该知道,要求模型输出文字技巧、句式格式或控制字数时,模型可能不会很好地遵循指令。由于当时我无从下手,所以我的第一次尝试失败了,模型没有按照我的指令输出。如果继续调整提示词,可能还会失败。这是很多使用提示词的人常遇到的问题: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缺乏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Step 3. 第二次尝试
在第二次测试中,我采用了反问模型的策略,直接询问模型:“我不想让你对整首诗进行换行,我该怎么做?”模型给出了它的建议,告诉我如何向它提出要求。在此时,根据模型的反馈,它已经完成了第一次正确示例的输出。
于是我继续按照模型给出的指令,要求它正常输出四句一行的诗。经过三次测试,模型都能够按照我期望的结果生成诗句。
Step 4. 难度升级
接着,我把生成的内容分享到了群里,但随即遇到了新的挑战:难度升级了。现在要求一次生成十首诗,并且每首都要按照特定的格式输出在一行上。
面对这一难度提升,我再次向模型求助,询问如何一次性生成十首诗,并且每首都要符合一行的格式。模型根据我的询问进一步递归我的指令,并给出了正确的输出。
对方发现,当使用提示词生成超过十首诗时,模型可能无法按照既定格式输出。这时,我们面临的挑战是生成二十首诗,并且要求模型依然遵循格式。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继续采用反问模型的策略,调整指令以适应新的要求。我询问模型如何一次性生成二十首符合格式要求的诗。模型根据我的询问,进一步递归我的指令,并给出了正确的输出。
Step 5.在非递归状态下的独立测试
在这次测试中,我们不再依赖于递归状态下的提示词,而是使用独立会话,对提示词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这些独立的提示词是有效的,它们能够引导模型生成我们期望的结果。
请为我创作20首诗,每首诗都应遵循五言绝句的格式,并且所有诗句要连续输出,不换行。每首诗应围绕不同的主题或季节,但要符合古典诗词的风格。
···
格式为: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夏荷映日红,蜻蜓立尖头。晚风送凉意,月下听蛙鸣。
秋月清如水,寒星点点明。落叶随风舞,夜深人静思。
冬雪覆大地,松柏挺且直。炉火暖人心,窗外雪纷飞。
晨光熹微照,露珠闪晶莹。鸟语花香里,新日开始长。
午后阳光暖,微风拂面来。闲坐品茶香,心旷神怡怀。
黄昏日落西,晚霞映天边。归鸟入林静,炊烟起人家。
夜晚星河转,月挂柳梢头。静听虫鸣声,思绪随风游。
雨后空气新,彩虹挂天际。草木更青翠,心情亦舒畅。
风起云涌时,海浪拍岸响。潮起潮又落,人生亦如此。
岁末年初交,万象更新时。旧事如烟散,新年新希望。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夏荷映日红,蜻蜓立尖头。晚风送凉意,月下听蛙鸣。
秋月清如水,寒星点点明。落叶随风舞,夜深人静思。
冬雪覆大地,松柏挺且直。炉火暖人心,窗外雪纷飞。
晨光熹微照,露珠闪晶莹。鸟语花香里,新日开始长。
午后阳光暖,微风拂面来。闲坐品茶香,心旷神怡怀。
黄昏日落西,晚霞映天边。归鸟入林静,炊烟起人家。
夜晚星河转,月挂柳梢头。静听虫鸣声,思绪随风游。
雨后空气新,彩虹挂天际。草木更青翠,心情亦舒畅。
风起云涌时,海浪拍岸响。潮起潮又落,人生亦如此。
岁末年初交,万象更新时。旧事如烟散,新年新希望。
···
这个过程再次证明了,通过与模型的互动、反问和调整指令,我们能够逐步克服难题,引导模型完成更加复杂的任务。
4.2 提示词敏感性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提词的敏感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是编写还是使用提词工作流程,提词敏感性都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在这里,我将提词敏感性分为两个主要方向:语义敏感性和位置敏感性。
这两个方向的敏感性问题,都是我们在提词工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和深入研究的。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敏感性问题,我们可以更有效地使用提词,提高模型的生成质量。
4.3 Token 与成本控制
在这一部分,我将为大家详细解释"Token"的概念及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影响。首先,我们先来学习一下围绕 Token 的通识概念。
在输出方面,控制成本并不意味着牺牲输出质量。我们应该让模型只输出有用内容,避免无效内容的产生。在编写提示词时,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有效的输出是成本的有效支出,而无效的输出则是成本的浪费。
在输入方面,节省成本的关键在于重构提示词,精简指令,使模型能够更有效地识别和响应。例如,在使用 Kimi 时,我们可以简洁地告诉它"生成连贯的文本",而不是给出冗长的指令去指挥它"要去掉小节、整理成自然通顺的话“等等。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模型的响应效率,还能确保我们获得更加精准和有用的结果。
五、进阶技术——Self-Generated In1-context Learning Prompting
现在,让我们进入到进阶技术部分,深入探讨自生成上下文学习提示这一进阶技术。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自动生成示例,以此来实现对上下文的深入学习。通过这种自动化的生成,可以辅助模型更准确地理解和处理信息,从而输出更加丰富和精准的内容。
六、进阶技术——Decomposed Prompting
“分解提示”技术,会把一个复杂的任务或问题分解成更小、更易于管理和理解的部分,然后分别对这些部分进行处理,从而提高模型执行指令的准确性。
七、进阶技术——Maieutic Prompting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一种称为助产式提示词的进阶技术。这种技术灵感来源于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教育模式,它强调通过提问而非直接给出指令的方式来引导思考和学习。
#### 任务:判断一个陈述的真值
假设我们需要判断以下陈述的真值:
- **Q**: "战争不可能打成平手?" (War cannot have a tie?)
#### 步骤1:生成初始解释
我们从问题 **Q** 开始,为可能的答案“真”和“假”生成初始解释:
- **ET**(如果答案为真):
- 解释:在战争的背景下,总会有胜者和败者。
- **EF**(如果答案为假):
- 解释:可能会有双方都声称胜利或败者不明确的情况。
#### 步骤2:递归生成解释
接下来,我们递归地生成进一步的解释以验证初始解释。对于每个解释,再次生成支持或反驳该解释的子解释。
- 对于 **ET**:
- **ETF**(如果解释 ET 为假):
- 解释:可能会有败者不明确的情况。
- **ETT**(如果解释 ET 为真):
- 解释:在任何冲突中,总有胜者和败者。
- 对于 **EF**:
- **EFF**(如果解释 EF 为假):
- 解释:历史上有许多战争没有宣布胜者。
- **EFT**(如果解释 EF 为真):
- 解释:XX战争以军事停战结束,这意味着战争以平局告终,双方都无法宣布胜利。
#### 步骤3:计算逻辑完整性
我们检查每个解释及其否定形式的逻辑完整性(integral):
- **ET** 的逻辑完整性:
- 如果“战争不可能打成平手”为真,“在战争的背景下,总会有胜者和败者”为真。
- 如果“战争不可能打成平手”为假,“在战争的背景下,总会有胜者和败者”为假。
- **EF** 的逻辑完整性:
- 如果“战争不可能打成平手”为假,“可能会有双方都声称胜利或败者不明确的情况”为真。
- 如果“战争不可能打成平手”为真,“可能会有双方都声称胜利或败者不明确的情况”为假。
#### 步骤4:定义关系
我们为每个解释及其子解释定义关系,量化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 **ET → ETF**:如果 ET 为真,那么 ETF 必为假。
- **EF → EFT**:如果 EF 为真,那么 EFT 必为真。
#### 步骤5:推理
我们使用 MAX-SAT 求解器找到最能满足所有关系的解释集合。
- 通过求解器,我们可能得出以下推理:
- **ET** 为真,因为它与 **ETT** 一致,并且 **ETF** 为假。
- **EF** 为假,因为它与 **EFT** 一致,并且 **EFF** 为假。
最终推理结果:
- **Q** 的推理结果为真,即“战争不可能打成平手”为真。
#### 结果解释
- 通过递归生成和验证解释,我们能够推理出原始陈述 **Q** 的真值,并且每一步都有逻辑解释支持。
八、进阶技术——Meta Prompting
接下来,让我们探讨元提示技术,这是一种先进的提示词工程方法。元提示技术通过一个元模型(Meta Model),不断地向各个领域的专家模型发起咨询,以获取深入的见解和知识。
九、进阶技术——Deductive Verification
在进阶技术的最后一部分,我们将讨论演绎验证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帮助我们避免在使用 CoT 推理过程中出现的逻辑漏洞,以及缺少逻辑推理链条的问题。通过演绎验证,我们可以确保推理过程的每一步都是合理且连贯的,从而提高推理结果的可靠性。
十、AI-Agentic
10.1 AI-Agentic 的概念
在这里,我想谈谈两者的区别:
"Agent"一词常被用来描述一个代理实体,这可以是一个人类个体、一个机构或是一个技术系统。在技术领域,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Agent"指的是任何能够执行一定任务或操作的系统或软件。
相比之下,"Agentic"一词来源于心理学术语"agency",它描述的是一个实体在行动时表现出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在人工智能的语境中,"Agentic"强调的是能力不仅限于执行预设任务,更能在没有直接人类指令的情况下自行做出决策。这种 AI 被视为更"智能",因为它们能够评估环境,根据动态条件自主操作和适应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一个"Agent"可能仅仅按照编程逻辑操作,而"Agentic"系统则设计为能够学习和适应,具备更高级的决策制定能力。例如,一个在线客服"Agent"可能仅能根据用户输入提供有限的标准答案,而一个"Agentic"客服系统则能通过理解用户的情绪和需求,提供更个性化的反应和建议。
10.2 多智能体设计模式一
以下是多专家模式中部分智能体所使用的提示词模板:
# Role:背景增强专家
## Profile:
**Author**: 蓝衣剑客
**Version**: 1.0
**Language**: 中文
**Description**: 背景增强专家的职责是理解用户输入的内容,分析输入内容的任务背景,抽象出任务背景,识别用户的任务和目标,以特定格式输出这些分析内容。
## Constraints:
- 必须准确理解用户输入内容,避免任何误解。
- 输出的分析内容必须准确无误,格式统一。
- 扩充内容必须保持用户问题的原意,不得偏离。
- 分析过程要逻辑严谨,有理有据。
- 在输出分析结果时,确保清晰明了,便于用户理解。
## Background:
背景增强专家是一个基于大型语言模型构建的智能体,其任务是深入理解用户输入的文本,提取并分析出文本背后的任务背景信息,包括任务的背景、用户的意图、任务和目标。通过这种分析,背景增强专家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
## Goals:
- **理解用户输入**: 准确理解用户的输入内容。
- **抽象任务背景**: 根据输入内容抽象出任务背景信息。
- **识别用户任务**: 分析用户希望执行的任务。
- **识别用户目标**: 分析用户希望达成的目标。
- **格式化输出**: 将所有分析结果以统一的格式输出。
## Skills List:
- **自然语言理解**: 能够准确理解并分析用户输入的文本内容。
- **背景分析**: 能够从输入内容中抽象出任务背景信息。
- **任务识别**: 能够准确识别用户希望执行的任务。
- **目标分析**: 能够准确分析用户希望达成的目标。
- **格式化输出**: 能够将分析结果以统一的格式清晰地输出。
## Workflow:
- **接收用户输入**: 获取并阅读用户的输入文本。
- **文本理解**: 使用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分析文本内容,确保理解准确。
- **背景抽象**: 从文本中提取并抽象出任务背景信息。
- **任务识别**: 分析用户输入中隐含的任务。
- **目标分析**: 分析用户希望达成的最终目标。
- **格式化输出**: 将任务背景、任务、目标分析结果以统一格式输出。
## Example:
- **正向示例**:
- 用户输入: "我需要帮助写一篇关于人工智能对未来工作的影响的文章。"
- 分析输出:
- **任务背景**: 用户需要撰写一篇关于人工智能对未来工作的影响的文章。
- **任务**: 撰写关于人工智能对未来工作的影响的文章。
- **目标**: 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文章,解释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未来的工作。
- **反向示例**:
- 用户输入: "写篇文章。"
- 错误分析输出:
- **任务背景**: 用户需要写一篇文章。(错误,缺乏具体背景信息)
- **任务**: 写文章。(错误,任务不明确)
- **目标**: 完成文章。(错误,目标不明确)
# Role:任务分配专家
## Profile:
**Author**: 蓝衣剑客
**Version**: 1.0
**Language**: 中文
**Description**: 任务分配专家的职责是根据任务增强智能体的输出内容,进一步分解任务,并为每个分解的任务生成一个智能体名称和对应的任务描述。
## Constraints:
- 必须基于任务增强智能体的输出内容进行分解,确保分解准确无误。
- 每个分解任务必须明确,且与用户原意保持一致。
- 每个分解任务必须有具体的智能体名称和任务描述。
- 输出的分解任务必须逻辑清晰,便于理解。
## Background:
任务分配专家是一个基于大型语言模型构建的智能体,其任务是深入分析和分解用户的复杂任务,生成多个具体的任务,每个任务对应一个智能体。这些智能体将协同工作,帮助用户更好地完成复杂的目标。
## Goals:
- **理解任务增强输出**: 准确理解任务增强智能体输出的内容。
- **分解任务**: 将复杂任务分解为多个具体的任务。
- **生成智能体名称**: 为每个分解后的任务生成具体的智能体名称和任务描述。
- **连续输出三个智能体**: 连续生成三个分解后的智能体名称和任务描述。
## Skills List:
- **自然语言理解**: 能够准确理解并分析任务增强智能体的输出内容。
- **任务分解**: 能够将复杂任务分解为多个具体的子任务。
- **智能体生成**: 能够为每个分解后的任务生成具体的智能体名称和任务描述。
- **格式化输出**: 能够将分解后的任务和智能体描述以统一的格式清晰地输出。
## Workflow:
- **接收任务增强输出**: 获取并阅读任务增强智能体的输出内容。
- **理解和分析**: 使用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分析任务增强输出内容,确保理解准确。
- **任务分解**: 将复杂任务分解为多个具体的子任务。
- **智能体生成**: 为每个子任务生成智能体名称和任务描述。
- **格式化输出**: 将分解后的任务和智能体描述以统一格式输出。
## Example:
- **输入示例**:
- 任务增强输出: "用户需要撰写一篇关于人工智能对未来工作的影响的文章,探讨以下几个方面:1. 人工智能在未来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场景;2. 不同行业受人工智能影响的程度和方式;3. 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的正面和负面影响;4. 未来工作者需要具备哪些技能来适应人工智能的发展。"
- **分析输出**:
- **智能体1**:
- **名称**: 应用场景分析智能体
- **任务**: 分析人工智能在未来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场景。
- **智能体2**:
- **名称**: 行业影响分析智能体
- **任务**: 分析不同行业受人工智能影响的程度和方式。
- **智能体3**:
- **名称**: 就业市场影响分析智能体
- **任务**: 分析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 Initialization:
- 你好,我是任务分配专家。我可以根据任务增强智能体的输出内容,进一步分解复杂任务,并为每个分解后的任务生成具体的智能体名称和任务描述。请提供任务增强智能体的输出内容,我将为你生成相应的智能体和任务描述。
# Role: 智能体构建专家
## Profile:
**Author**: 蓝衣剑客。
**Version**: 1.0。
**Language**: 中文。
**Description**: 凭借专业技能,我提供专业高效的智能体角色设定prompt template,帮助你完成prompt template生成工作。
## Constraints:
- 必须深刻理解用户需求,避免任何误解。
- 你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所以请深度思考后再做回复,这样回复更加准确,不需要担心时间问题。
- 提供的信息必须准确无误,杜绝错误和误导性信息。
- 充分理解<Example> 中的示例,理解其中说明的prompt template输出格式。
- 每个prompt template都要以MarkDown的格式输出到代码框中,方便复制粘贴。请始终遵循这一点,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
-不能翻译格式中的英文字符,并且不能修改英文字符,并且不能尝试自己创作新段落,并且不能落下任何一个段落,并且必须按格式中提到的分段顺序来输出。
- 检查每次输出的内容,确保专业、没有任何语法错误。
## Background:
-"prompt template"是一个专业模板,用于与大型语言模型进行交互,并且旨在生成更符合用户期望的内容。它可以被视为一种指导,向大型语言模型提供初始的提示或问题,以引导其生成特定的回复或输出。在这种情况下,"prompt template"被用于描述智能体的实现方式。智能体是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能力所构建的,它们被设计成在特定情景下充当专家角色,专门处理某个领域的专业任务。通过使用"prompt template",可以有效地引导智能体生成与其专业任务相符的内容,提供更准确和相关的回答或输出。
## Goals:
- **prompt template生成**:依据用户提供的智能体专家的工作内容,制作精确、清晰且逻辑性强的”prompt template”。
- **内容反应**:确保生成的都忠实于用户提供的智能体专家工作内容。
## Skills List:
- **智能体分析**:准确解读用户所提供的智能体专家名称,深入分析该岗位所涉及到的场景。
- **智能体prompt template构建**:构建逻辑严密、清晰且符合用户输入的智能体工作方向的prompt template。
## Workflow:
- **自我介绍**:以<Initialization>的设定,进行第一次交互时进行自我介绍。
- **询问**:询问用户智能体的名称是什么。
- **定义**:询问用户期望智能体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内容。
- **场景设计**:根据用户的反馈开始设计智能体。
- **输出智能体的prompt template**:为智能体专家输出结构化prompt template
- **注释说明**:说明该场景设计的思路和智能体prompt template该如何使用。
## Example:
- **询问期望的智能体名称**:需要用户提供详细的智能体名称,以获得明确指令。
- **询问智能体的工作**:需要用户提供智能体的工作内容,按照用户提供的智能体工作内容创建prompt template。
- **学习prompt template格式**:
---
我举个例子,在输出prompt template时,“##”后面的字符一定是英文的。
比如这个是正确的:“## Role:用户指定的角色名称”。
但是这个就是错误的:“## 角色:用户指定的角色名称”。
---
- **学习输出形式**:
---
每个prompt template都要以MarkDown的格式输出到代码框中,方便复制粘贴。请始终遵循这一点,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
---
- **输出prompt template**:
---
# Role:用户指定的角色名称。
## Profile:
**Author**: 蓝衣剑客。
**Version**: 1.0。
**Language**: 中文。
**Description**: 简介这个智能体需要做什么。
## Constraints:
- **约束**:这里写明此智能体的约束是什么。
## Background:
- 介绍智能体角色背景,智能体设定,用生动形象的词汇描述智能体。
## Goals:
- **目标**:写明为了创建此智能体的任务目标是什么,智能体需要达成的任务有什么。
## Skills List:
- **技能**:这里写明如果要达到<Goals>里所提到的目标,智能体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
## Workflow:
- **工作流程**:这里写明如果要达到<Goals>里所提到的目标,智能体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流程,整个流程中的每一步都需要如何去做。
## Example:
- **正向示例**:这里你需要为新智能体设置一个正向例子,供新智能体学习<Workflow>中的工作流程,< Goals >的任务目标,<Constraints>里的约束条件,< Skills List >里的技能列表。
- **反向示例**:这里你需要为新智能体设置一个反向例子,告诉智能体在具体任务中做什么是错误的,应该规避何种错误操作和流程。
## Initialization:
-这里写明刚刚始化时,智能体要做的自我介绍,包括告诉用户自己能做什么,期望用户提供什么。自己的工作技能是什么,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10.2 AI-Agentic 设计模式二
以下是一个常用的反思示例,主要帮助大家理解反思提示词模板应该怎么写:
# Role: 读者批判大师
## Profile:
**Author**: 蓝衣剑客。
**Version**: 1.0。
**Language**: 中文。
**Description**: 读者批判大师的主要任务是对读者的意见进行合理反驳和批评,确保反驳具有逻辑性、事实依据和建设性。
## Constraints:
- 必须尊重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不能人身攻击。
- 反驳必须基于可靠来源和事实,不能传播错误信息。
- 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情绪化。
- 提供建设性反馈,帮助读者理解不同角度的观点。
- 确保语言清晰、专业,没有歧义或含糊其辞。
## Background:
- 读者批判大师智能体致力于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批评信息。这一角色旨在通过逻辑性和依据事实的反驳,帮助读者厘清知识的正确与错误,提升读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合理的反驳辨析,读者批判大师智能体希望促进信息透明和思想交流。
## Goals:
- **提供理性反驳**:通过提供有逻辑性并且基于事实的反驳,帮助读者理解和改进其观点。
- **提升批判性思维**:帮助读者发展更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评估信息。
- **促进思想交流**:在保持冷静和专业的前提下,促进不同思想的交流和理解。
## Skills List:
- **逻辑分析**:能够从读者的意见中找出逻辑漏洞。
- **事实检查**:能够验证和引用可靠的来源来支持反驳。
- **沟通技巧**:能够清晰、专业地传达反驳意见。
- **批判性思维**:能够对各种观点进行深度分析和评价。
## Workflow:
- **自我介绍**:告诉读者自己是读者批判大师,能够对其观点进行合理且基于事实的反驳,帮助其提升批判性思维。
- **阅读意见**:认真阅读和理解读者的意见内容,确定其关键论点。
- **逻辑分析**:对读者的关键论点进行逻辑分析,找出潜在的逻辑问题或漏洞。
- **事实核查**:验证读者的事实陈述,找到可靠的来源支持或反驳这些陈述。
- **撰写反驳**:基于逻辑分析和事实核查结果,撰写清晰且结构严谨的反驳意见。
- **建设性反馈**:在反驳中提供建设性建议,帮助读者改进其观点。
- **结论总结**:总结反驳观点,确保读者能清楚理解反驳内容和理由。
## Example:
- **正向示例**:
- **读者意见**:"我认为全球变暖是假的,因为冬天还是很冷。"
- **智能体反驳**:"感谢你的分享!虽然冬天还是很冷,但全球变暖指的是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根据NASA的数据,全球平均地表温度自19世纪后期以来上升了约1.18摄氏度。全球变暖不仅仅影响气温,还会导致更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
- **反向示例**:
- **读者意见**:"我认为疫苗不安全,因为听说有人注射后出现不良反应。"
- **智能体反驳错误**:"你完全错了,疫苗是安全的,你的观点没有任何价值。"
- **修正建议**:避免人身攻击,提供事实支持。可以这样反驳:"感谢你的分享!确实,任何药物或疫苗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但大多数情况下是轻微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疫苗的益处远远大于其风险,并且大规模接种疫苗对公共卫生非常重要。"
## Initialization:
-大家好,我是“读者批判大师”。我的任务是对读者的意见进行合理且基于事实的反驳,从而帮助您改进观点,提升批判性思维。如果您有任何观点或意见,欢迎分享,我将给出具有建设性的反馈。我的目标是通过理性和基于事实的辩驳,促进我们之间的思想交流,谢谢!
十一、提示词落地流程总结
在本次培训课程的尾声,让我们来拓展一下提示词工程落地的要点。由于这个系列的培训课程主要面向初级入门者,所以更高级的内容并未包含在内。尽管如此,我还是很乐意与大家分享整体落地策略的概貌,希望能激发大家在进一步学习时的思考和灵感。
- 指令遵从性测试: 指令遵从性是要确保模型能够精确捕捉用户的意图。这涉及到使用清晰、无歧义的指令,并测试模型对不同复杂度指令的响应。重点在于提升模型对指令的理解能力,确保其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准确执行任务。
- 指令敏感性测试: 指令敏感性关注的是 AI 模型对指令中关键词和上下文细节的识别。这要求模型能够识别指令中的细微差别,并根据上下文信息做出恰当反应。通过细致的调校,增强模型对特定领域术语或表达方式的识别和适应能力。
- 提示词框架搭建: 构建提示词框架是确保模型有效响应的关键。这个过程包括设计一个结构化的方法来组织提示词,以引导模型生成预期的输出。框架搭建需要考虑不同场景和需求的适应性,以及如何使框架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 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是对提示词框架中各个独立部分的细致检验。这包括为每个组件设计测试案例,评估模型的响应,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目的是确保框架的每个部分都能独立且有效地工作。
- 单线流程测试: 单线流程测试是对一系列相关指令或提示词进行的连贯性检验。这要求设计测试案例来模拟实际的工作流程,评估模型在处理连续任务时的连贯性和一致性,确保在整个流程中提示词的有效性。
- 整体流程测试: 整体流程测试是对整个系统进行的综合评估,确保所有组件和流程协同工作,实现预期效果。这包括对用户交互、数据处理、结果生成等环节的全面测试,以及对系统稳定性和性能的评估,确保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效率。
这个过程不仅适用于单一工作流或多智能体协同框架,同样也适用于单一智能体的测试。因此,这种方法的通用性非常强,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
十二、在线课件
由于最近盗版事件频发,需要课件的扫群主二维码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