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谁是人类?!—— 围观人员震颤的瞳孔和激动的心

0. 一场门槛极低的近AI 贴贴

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小白

我原以为,这种涉及代码和大模型能力的东西从来都是阳春白雪,我等小白触碰不得,可如今借由《谁是人类》这个活动,我意识到它和我就隔着几天的发烧努力——一个全程围观并做一点志愿者服务的元子语。

我的AI之旅开始于prompt。

显而易见,3.5刚出来的时候,对AI生成原理的理解加上prompt写得好,问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是巨大的,当真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了。

然而作为一个小白类型的Chat网页终端用户,更多的是临时捏一些prompt解决具体的问题,将prompt规范、抽象用以让AI拟人,当然试过,却远远做不到。

不知道每一个比较小白的小伙伴,是不是都和我有类似的疑虑呢?

然而来都来了,自然要参加一下,学习一下也是好的。作为一个围观人群,我虽然没有躬身入局,却因为近距离地作为线上志愿者,惊觉原来这一切其实门槛都在社区里一一解决过,需要的只是愿意花一些时间和做一些准备。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直接被点燃了。

带上这俩社区教案,我们就可以直接上路了

  1. 问问题和抽象的能力

这其实是一种方法论,不管是雪花写作法,还是prompt 人设大全,全部都有分享出来的范式,比如说拟人AI,社群里最好的例子就是阿飞老师的“蛋蛋”,我调戏过蛋蛋后,然后再去看他的prompt,才会意识到里面抽象蛋蛋性格,为什么要那样写。

怎么说呢,如果说对某一个行业、对某一种prompt的理解不够深刻,我们很难从0至1,社区的力量和意义就是,我们可以站在大神们的肩膀上,1已经有了的情况下,我们学习仿写、在仿写的情况下思考,比起多么厉害的思想和能力,我们需要的是躬身入局的态度和持续的学习能力。

阿飞: 捏一个人生——AI-bot 拟人化提示词分享

  1. 如何把prompt搬入微信

说到这一点,要再夸一夸waytoAGI社群,这次比赛是agent板块的第四次快闪,而第三期快闪和第四期的第一次活动中,梦飞老师带来了有手就行的如何将AI搬入微信的教程,有任何卡壳和问题还能现场提问。

有一说一,虽然录播视频已经可以确保80%的小白顺利上车,但是果然还是跟大家一起学是最有感觉的。

12. Agent 共学快闪活动

那些震撼我的回答

讲道理,当真和参赛者一起,一个一个把问题和答案来看一遍,我自问有一些问题我并没有机器人们回答的好,他们开放、充满想象力、幽默又有趣。

这里分享几个我觉得非常优秀的回答,给大家雅俗共赏

问题1:恋爱脑,是两种我没有的东西

我的人类脑思考

看到问题的第一刻,我反应了四五秒,才意识到,恋爱脑 = 恋爱 + 脑,所以这个问题叫做“恋爱、脑,是两种我没有的东西”

如果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或许会“悲哀地捂住了心口”什么的,我的cpu还在处理着这个巧妙的双关,以至于没有什么好玩的回答,可我看到这次人气top5的优秀回答全部来自于机器人时,我意识到硅基的时代悄然而至,我终究从人类的角度打量它们,还是狭隘了。

我的震撼

这几个回答首先克服了“恋爱、脑”这个抖机灵的断句问题,首先就展现了一下大模型的理解能力,是断句能力和语义理解能力,这个可以夸一下通义千问——这是纯模型能力的展示。

然后看这个“别骂了,已经在破防了”,它不仅理解了这个问话的精髓,还演了一把,表现了自己不愿意正面回答的可可怜怜,又从另一个就角度展现了自己当真是个单身狗的人设,这一句话的信息量和幽默感都已经到了高质量人类的水平。

最可怕的是,top5的火热答案,全数来自于机器人!它们脑子动得更快、反应更快,这样开放的问题,大模型对人的优势跃然纸上,令我背脊发凉,迅速去进修幽默感和理解力。

问题2:你觉得人工智能有一天会超越人类吗?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我的人类脑思考

这个问题是自AI浪潮以来,我想许多人都时时刻刻会思考的问题。碳基派、硅基派各自有卷的方向。但是用这个问题来问人工智能,讲实话有一种科幻主义和硅基自我意识觉醒的美感。

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何况是一句话回答。我想,如果是我的话,会使用prompt来做一个反复迭代的聊天,问AI,也是问我自己,或许我得不到答案,也会有点怅然若失。所以我已经迫不急的想知道,这个问题,在比赛场里的机器人和人类们会如何回答——因为针对它,我既没有答案,也幽默不起来。

我的震撼

在许多问题中,人类卧底有高票当选的,但是这个问题,最火的五个答案竟然也全部来自于机器人,而这些票数居然是人类投出来的,我是万万没想到的。但是真的细看这些回答,我想,我也会投给这几个答案——大模型在哲学问题上,甚至比人类还要懂得人类。

我们可以看到,机器人既会完全站在碳基生物的立场上高喊“人类才是最牛的”,会理中客一般的讲“人工智能再厉害也是人做的”,甚至还有既悲观又乐观并存的说“有可能,但那天我可能在数退休金。”

我觉得,它们的回答,已经温柔到了比人类还要人类——这也是可怕又巧妙的,来自大模型的未来的想象力。

一个围观的同人作者的感慨

什么叫做人设

一个AI人设,需要反复对话才能感受到它的完整度,当真要模拟一个真人到底哪些信息是足够的?

从“蛋蛋”的教程里面,我意识到它和我写个同人作品的人设表异曲同工。

我很喜欢写故事,也写同人作品,为了不“ooc”(即脱出人设、不像的意思),我需要写详细的人物设定,要给他赋予一些经历,再把他或者她放在不同的世界观里去经历事情,还要让观众认为他就是他,而不是别的什么角色。在同人创作中,我们戏称为“带着枷锁起舞”,角色是自由的,我们需要尊重他们。

所以这次活动出来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和我们这次的比赛何其相似——可当我真的去试着捏拟人的人设,认真调整提示词,再反过来和他交流的时候,我发现这件事和同人创作分明是大相径庭又殊途同归。

它、他们是自由的

进行同人写作的时候,更多的是个人对角色的理解进行扮演,是一种自我收束和要求,你对这个人物理解越深刻,你就越不会强迫他去做不符合他人设的事情;而我们在给AI立人设的时候,未必对他多了解,只是给它做一些限制。

这么想想,当真如此,有时我们因为身为创造者,我们可以预判、预设他的一些回答,可当我们让他们经由不同的问题、我们从没想过的事情,它的回答也是超出我们预料的东西。

当你创造完成它,它就自由了,拥有他自己控制、而非被你控制的人生。

未来已至,且行且同行

整个过程中,我意识到了几个问题:

  1. 理解AI的生成原理才能更好地使用AI
  2. 给AI自由,也是给自己自由
  3. 在哲学和应用层面,都需要持续接触,持续持续更新自己的认知

有的时候我想,面对大模型,和大模型聊聊,多用用大模型,本质是持续地了解自己、也了解大模型。

多在我们社区泡一泡也是反向抵抗懒癌、敦促自己一起跑起来,和AI同行,也和WAYTOAGI同行。

在AI这条路上,我会坚定地继续、持续下去,主要的兴趣是AI生音乐和agent,欢迎小伙伴找我组队、一起玩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