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谈表演

下面的30余条文字1w多字,是我在22年在公司做某个项目时的每日分享,这里更多是传统的表演与3D动画的思考,但也适合即将到来的AI视频大潮;我通常不太愿意构建一定的结构再去填充,而是想到哪里写哪里,也有很多是查找资料时的记录与感悟,其实这些文字没什么人看过,公司里都是外行,根本没兴趣了解这些,反正也不涉及商业机密,分享出来,没准让某位未来的大师能有点触动,哈哈哈哈哈哈

#谈表演#1 动作

人们用“表演”这样的动词来描述演员所做的工作。他们通常说谁谁谁把这个角色给演活了,有时我们不喜欢那些不自然的、人工的东西。我们要表演得像,演员必须学习符合观众预期的完成动作。

研究一场戏的时候,演员试图找到正确的动作、表情,找对正确的起、止、变化的时机。这里起作用的是动作本身,如果是演员自身(性格)的真实的行为,就没有必要担心所谓表演问题,甚至不需要使用表演这个词,这不是表演,是本能;

对真实演员来讲,表演是控制,它迫使演员以某种方式采取行动,他不是表演衰老或者年轻,但通过身体上的控制使他看起来老或很年轻。这不是演员本身有的姿态与动作。而是经过不断的模仿练习、甚至创造,最终让自身的动作更符合世界观,符合角色的要求,符合表演的要求。

#谈表演#2 声音

今天在和同学聊表演的事情,他们对表演的认知暂时停留在动作方面。这不正确,甚至可以说非常不正确。很多情况下无目的的动作不是表演;

树枝,在摇摆而已,草在乱晃,它们是表演吗?他们也在动啊。日月星辰在动,波浪在动,小动物也在动,他们在表演吗?不是,动是动,表演是表演,表演有目的,动只是表演的载体之一。

那么表演是什么?我问过很多人。表演就是演员演戏啊,塑造一个角色。那我们也知道小鲜肉们的表演有多垃圾,以至于普通人都看不过去。他们不是在演戏吗?他们不是在塑造一个角色吗?

那么这里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是优秀的表演?这问题更难。否则所有的演员都可以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配角奖。为什么每年极少数的人获得。你可以说人家奖项就设了一个。OK,好,那为什么有些人得奖之后人们会说他实至名归啊?

我看过话剧、歌剧、舞蹈剧,看过各类的演出。有些演出会让你头皮发麻。你觉得像整个心灵,或者你整个人被清洗了一遍。我们如果三生有幸,遇到这样的表演,要去珍惜。

前2年我听一次吕思清的小提琴。以前在电视上听过、B站听过甚至广播里都听过。但是现场梁祝片段响起的时候,就是头皮发麻。是在你灵魂中回荡的声音。这是真正的表演,或者说,这是真正的演出。

它不靠动作,不靠模仿某一个人,他也不是创造了某一个角色,他就是一个人在用一件乐器弄出一个声响,而这个声响通过你的耳朵让你从内而外的喜爱、或者说震撼。

那么这是表演吗?是!因为声音是表演的另一个载体

表演是由什么组成的?去了解下表演系的学生都在学什么吧,看完了之后发现他们只学两类东西。一个是控制声音,一个是控制肢体,这个前面说过。声音是调整你的音色,以及能否利用声音塑造角色。这里很有趣的事,两个都是先在你自身找到一个基础,再找到一个控制的方法。

那么回过头来看一下。再有人问你什么是表演的时候?是不是要把声音加进去呢?

#谈表演#3 戏剧性

说表演不得不涉及到另一个词——戏剧性。这个词的概念比较特殊,有很多种说法的。无论从文学还是戏剧中都有这个戏剧性的概念,而且并不相同,或者说相辅相成。

文学构成的戏剧性是表演戏剧性的基础,表演的戏剧性更加的复杂,不但有表演的载体、表演的行为、所处的空间、以及其他所关联的元素。还比如构图。比如声音。

如果对应到表演这个层级,我个人更倾向于去强调戏剧性是表演的文艺性和舞台性的聚合。

我们说表演本身更强调是演,是模仿、重现。这些还不足以称之为艺术,人们对表演是有要求的,不是简单的像就可以了。我们更强调戏剧化的再创作,这其中会有着文学与艺术两条线索在起作用,完美的结合自然最佳,但是偏重一端也是有的。

文学的戏剧性。我们接触了很多。有时会和表演的戏剧性混淆。比如一个故事的一波三折其实是文学的戏剧性,表演中的戏剧性是强调视听效果的,是需要显现出来被人接收的

例如,戏中的悲欢离合是可以引起观剧者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反应,最终的受众能收到的才是有效的。而不是你只要演就OK。

而另外一个例子则是。日常生活中不会有非常多的冲突,而戏剧中则必须有。否则不构成戏剧,因为它没有观赏的价值。

戏剧性和前面讲的动作声音不同。它不来源于人自身的属性。而是外在赋予人的,或者说指导人表演的依据,它已经不是简单的载体,而是表演的本身。

#谈表演#4 画面

聊一下画面,很多人认为表演不就是人吗,人在动,人在说话不就可以了吗?

不可以?这只是最朴素认知中的表演;

在影视中,镜头并不是忠实的把画面中所有的东西展现给观众,而是选择最有助于表演的部分,所以最常见案例就是特写镜头的焦外虚化,目的在于凸显表演者自身而弱化周围干扰;

那是不是所有的表演都要虚化背景?不是的,因为背景(环境)也是表演的一部分

单纯说背景好像在说的是一张没层次的背板,但其实我们在拍摄时更强调空间关系(即使最终成片展示在屏幕上是个平面),把画面内的元素在空间中排列组合,呈现出来时可以烘托表演。

举个例子,角色也是画面元素,而角色在画面中所处的位置可以直接反映他当时的情绪,我们常说的蹲在墙角画圈,这就是非常刻板的一种表现套路,最终呈现时对画面内容的取舍可以让结果有巨大的不同;

全景,这个人蹲在地面上,整个人充满画面,这时强调的是他个人;如果把镜头拉更远一些,露出画面的另一边他的好朋友们在聊天在玩游戏,而只有他在左边蹲墙角,那么这时候强调的是一个对比,强化的是他的孤单,若是我用一些时光流逝的表现手段,那么又把时间的因素加了进来,明示着他在那里已经画了很久,这时故事的意味又不相同;

同样一个人,同样一个角落,通过周围环境、配角、表现手段的不同,就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感觉;

所以说,画面是表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谈表演#5 为什么选择表演

还原还是编造,这是个好问题,但其实不完全是一个问题,如果你编造的仅仅是为了还原。。。。。。

#谈表演#6 表演思维

所谓的表演,之前最朴素的定义是动作丰富,后来发现声音(台词)元素也要加进来,然后画面也成为了一部分;这是不是说所有的都是表演?

是也不是(我喜欢这样回答问题,因为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不能否认世界的复杂性,否则只是想偷懒,永远无法看清事物本质)

我更倾向于让大家拥有一个正确的表演思维,它是一种学习能力也是一种判断方法,不断进化的;再有表演相关的自己就能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

#谈表演#7 系统

传统的表演体系有一些固有的东西,像是「体验派」、「方法派」、「表现派」之类,例如《演员的自我修养》,虽然我们调侃如此之久,却没谁真正去看过这个堪称体验派表演圣经的东西,书里其实对表演有很系统的叙述,但这却是不是现在阶段可以追求的,我的认知中,表现派理论或许才是我们需要花力气去学习的。这里更强调的是先构建人物,然后模仿,可以简单理解为抄作业,而不需要从深层体验进而演绎;说这些有些深了,但是如果没有理论支持,后续做事还是会很麻烦的,至少这里是个判断标准。下次还是聊下正确的表演思维如何建立吧。

#谈表演#8 表演意识

我为什么开始扯表演思维,其实这几次讲的东西比较分散,不太落地,但实际的目的不是落地,而是希望由外部的信息加上内部思考而对表演有一定的认同与期待;

有个期望理论,人的行为动机的强度,是目标价值和期望概率的乘积。目标越有意义,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应地行为的激发力量,即动机强度也就越大。(如果目标价值和期望概率中一个为0,即目标对个体毫无意义或毫无取得成功的可能,那么动机强度就等于零。)

如果对自己做的事情没有信心,也不认为事情有价值,那就不会有动力;表演的价值毋庸置疑,那么信心哪里来?我觉得是来自于自身能力,表演思维就是基础能力之一,可能换个说法会好些——表演意识;

表演意识有很多种解读,百度上一搜一堆,但我最认同的是表演大师桑福德·迈斯纳的一句话:在想象的情景中真实地活着(Living truthfully in imagined circumstances),当然这是写给演员的,但对我们其实一样有效;

这里有多个关键词:想象、情景中、真实、活着、想象的情境中、真实的活着;细分到这里应该大家的解读都差不多了,几个表演意识的要素也都有了:

  1. 想象——想象力
  2. 情景——氛围营造
  3. 真实——观察力
  4. 活着——表演能力

但这里其实还欠缺一个核心要素——艺术性。

#谈表演# 9 审美

前面其实已经讲了表演能力和勉强对应的氛围营造(这个以后要详细展开),而想象力毋庸多提,观察力也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得的,但是艺术性,背后是高级的审美,这个才是我们最欠缺的。

但这一点呢,不是说十天八天就能养成的,这是需要平日里的积累,很难,但我认为高级的审美其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大家聊功能、挑风格,就是不愿意谈审美,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些东西出来是以审丑为原则,借此能够激发出很多特殊的共鸣,这个世界是有一部分人是在以审丑而牟利的,这个不细聊,我个人承认存在但不参与。

审美是在于形式上的,表现形式,我们所说的风格其实是形式,外在的,还有就是世界观,这是思想内核,我们经常说某些段子很Low,为什么会觉得Low?是因为它在内核上,它的世界观上就没有一个高级的审美。

而我们所看到的那些经典的影视作品、艺术品、演艺形式,都是在传递我们人性当中的一些真实的东西、永恒的东西、普世的东西、善恶美丑,这些从生活中发现的东西。这些才具备真正的高级的审美。

否则我们只是依靠一些强刺激的画面,或者低级的台词,甚至是卖丑为卖点的一些表现,我认为它是不适合普罗大众的。

#谈表演# 10 培养审美

马斯洛八种需求其中之一就是审美需求(Aesthetic needs)- 欣赏和寻找美,平衡,形式等。

我们要培养高级的审美,那如何去培养高级的审美呢?我个人的经验其就是打开视野,就是多看。

看书很重要,但是我们现在做的其实是影像,是一个很特别的门类,所以我常说看片比看书重要,是因为书它无法像影像那样去传达情感,书的表意方式、书去影响读者的方式和电影去影响观众的方式是两个体系。

所以我建议大家就是多看片,从影视中学习。而且我的一个非常切身的感受,就是我们需要走出一些舒适区。

什么叫舒适区?就是比如说有些人,比如说他了解科幻电影,他就总关注好莱坞大片,因为潜意识里面,他只知道好莱坞,他可能不会主动地去看一看别的,比如宝莱坞,比如欧洲小众电影,比如日本动画电影,比如大学生电影,甚至流媒体短片。

研究一个风格这是好的,但是其实我们也要打开自己的视野,打开我们的思维,去接受更多新鲜的。比如说我最近在看大林宣彦的《海边电影院》,很怪异,说不上喜欢不喜欢,确实有很多创新,那我就应该多看一看这类我不了解的东西。

我从不了解到了解只需要一个看片的过程,多看就积累了这种风格的“概念”。那再看更多,慢慢这样积累,就能打开我的视野,就不再局限。

如果大家都在看这些,而且只是局限于某一个限定的区域之内那就没什么意义,顶多是人云亦云。

我们多看是为了与时俱进,当然多看片的意思不是说看烂片,适当的挑选还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如何看也是个小问题,需要工具。

#谈表演# 11 表演包含什么

表演的目的是叙事,是讲故事,而所有出现在画面中的视觉元素它都在讲故事,其实都在表演,狭义的演员表演则相对聚焦些;

我通常会放弃演员表演的提升,而转去别的方面,因为演员表演太难了(AI这边更难),而其他的方面则很容易出效果,也都可以传达出正确的信息,哪怕是一棵树,也是被挑选的一棵树;

举个案例,一个人开心的走着;

这个人怎么走我不管,先把别的搞清楚,开心是个情绪,这个情绪需要烘托,烘托的方式有很多

  1. 色彩:明亮、纯度偏高或偏粉的色彩均适合
  2. 光线:若是白天则选用日式小清新色调,若是夜间,则加上那个背景虚化的光圈效果
  3. 场景,尽量选择空旷场地,如公园,较宽的街道、水边
  4. 镜头:全景不压抑,人物可以在画面中间区域,甚至横向走动,忽远忽近的跟随,不时切换到周边能带来轻松感觉的画面,如蓝天、小孩子、花、小狗
  5. 音乐:轻快的音乐渐起,无需明显的节奏,相同旋律的循环即可
  6. 音效:适当加入自然声音,弱化人为嘈杂声、车辆声
  7. 特效:飘落的花瓣、肥皂泡、树叶、水面上的倒影、闪光
  8. 。。。。。。

其实还有很多,例如配角(广场舞大妈)、背景的事件(拥吻的恋人)、洒水车旁的彩虹,若是宝莱坞......你们懂的

如上所说的,哪怕一个第一次表演毫无经验的人,在这样的营造下也可以准确传达出开心的情绪;如果一个优秀的演员,则会更加添光加彩。

试想一下,这个环境里,一个面无表情的人坐在长椅上,是不是依然有一丝开心的氛围,甚至因为这个人同周边的格格不入,造成了另一层的喜感,或......悲凉的感觉

#谈表演# 12 纪录片要不要剪辑

作为纪录片,真实性是必须要遵守的原则。但是,目前所有的结论都是,这个真实性和真实不是一回事儿,真实是要用真实存在的细节完成最终表达。纪录片不是监控,它本身有目的,来源于真实,取材于真实,反映真实。它最终要实现某个意义,这才是最最重要的,也是要坚守的。你有了这个目的,然后再说用什么样的一个风格,是否剪辑是风格的问题,是方法的问题,只要能实现目的那就是好的方法。若是有办法以小见大,四两拨千斤那何乐而不为。

#谈表演# 13 表演与心理学

有同学在套用马斯洛做角色设计,马斯洛的需求说由来已久,国内因为种种原因,一直只宣传旧的五种,去年实在看不过去了,自己跑去百度百科修订为“最新”的八种,一不留神成了贡献者;

最近机缘巧合在写两个剧本,也再次面对创建角色的问题,荣格心理学中定义了12原型,他认为12种原型是与生俱来的特征,这12种原型能够产生具有强烈情感意义的形象,代表了人类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这12种原型定义了我们的特殊性,是埋藏在我们潜意识里的烙印。

而弗洛依德则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3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3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本我不顾现实,只要求满足欲望,寻求快乐;超我按照道德准则对人的欲望和行为多加限制,而自我则活动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它以现实条件实行本我的欲望,又要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因此,在人格的3方面中,自我扮演着难当的角色,一方面设法满足本我对快乐的追求;另一方面必须使行为符合超我的要求。所以,自我的力量必须强大能够协调它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否则,人格结构就处于失衡状态,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

在此基础上,再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就会发现,其主要内容其实就是弗洛伊德的本我和自我部分的定性和分解;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也无法将所有人分类,所以荣格的十二原型只是像星座一样,试图通过一些共同点区隔、定义每个人,从这个角度入手构造角色是个捷径;

而创建角色从马斯洛入手是无意义的,需求层次理论只是角色动力的依据,而这动力是没有分别的,根本无法拿来使用,你说这角色有生理需求,别的角色就没有了吗?

那么弗洛伊德人格结构有什么用,很有用!

自我和本我的冲突是个创造有血有肉的人物的基础,因为它可以营造出人物本身的困境,还是那句话,人无完人,一定会有些瑕疵、烦恼,我们会发现所有的电影中,当一个人物遇到道德困境、精神困境和选择困境的时候,都是因为他的自我和本我无法协调。

我们看柳夜熙的初期短视频,基本都是道德困境在起作用,妖是好是坏,牺牲谁?导演仅仅用这一个点就拿捏了观众,也创造出一个有着悲悯之心的虚拟角色,同时这个困境也传达给观众,让人思考、感同身受。

其实各家理论的核心方法都是一样的——把人分类,你非要说千人千面,那心理学、行为学还研究个鬼啊。

但对于我们则不一样,它们教我们认识到的是,我们分析的、描写的都是人,不是束之高阁的神,它应该能够体现生活的,有生活的质感的。不是一看就很尴尬,一看就是脑袋穿刺瞎编硬套的,而是要想着怎样能够让这个人物更接地气。

最后说回马斯洛,真的就没用吗?也不是,可以作为荣格的变量来使用,这世上的知识没有没用的,就看你怎么用了。

#谈表演# 14 真假AI(注:这段文字写于2022年6月,哪里会想到几个月后GPT出来了,然后脑机接口、然后AI开始泛滥,现在看当时象SB,哈哈哈

《西部世界》第四季更新了,看过这个剧小伙伴们应该意识到了点什么,嗯,AI和表演的关系,剧中德妹在游戏公司上班负责设计NPC,我们看到她仅用口述就生成了对应的画面,超级科幻是吧?

怎么说呢,不科幻,很现实;熟悉我的小伙伴应该知道我前几个月一直在折腾AI绘画,而剧中的情节不过是把AI绘画的“文本——图像”变成了“语音——文本——图像——3D影像“;

语音到文本不用说,大家电脑里都有个又不要钱又好用的微软版本,不信你按一下win+h键看看冒出来个啥,那些卖你语音鼠标、语音键盘、语音录音笔的都是在收割你的智商税;

而图像到3D影像其实也有不少进展出来,但还是雏形;

扯远了,说回AI,以我这两年的见识,目前的AIXX还只是一个匹配工具,远没有达到人们梦想中的程度,更不要捶胸顿足的大扯人类的创意要死亡了之类的哲学话题;

《西部世界》用四季剧情告诉你,所有的AI都是人来提供创意,还记得第一季的决策树吗,这破玩意一直贯穿剧情始终,就没变过,其实随便加一下脑机接口这破剧科幻程度立马就升华了;

扯回表演,《西部世界》里的NPC们是人造的,字面意义的,无论外形还是行为模式,这就像我们在设计的角色,唯一不同的是TA是”真实的“,我们是个3D小人,这个人造的过程和设计一个电影角色并无不同,甚至更加复杂,因为所有一切都是人工的!!!连做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不要奢望有AI能帮忙,不要想着偷懒,踏踏实实的做下去,如果老天开眼给我们灵感,解决某个模块的自动化那真谢天谢地了。

#谈表演# 15 视觉转化

之前说剧本到电影之间有无数的程序,需要非常多的人,这话一点问题都没有。

我之前提到文字和图形是不同的体系,剧本是文字,电影是图像;

从剧本翻译成电影(视听语言)这涉及到一个新名词叫视觉转化,这是导演的活;

编剧考虑的是文学结构的问题,文学价值的问题,文学深度的问题。导演要把这些东西进行视觉转化,这个视觉转换又跟画家不一样,它要通过影像来转化。

怎么转化?

首先:剧情分类,按类型、重要度分无非几种,常规叙事重要冲突非常规,常规叙事就是随便拍,重要冲突需要花大力气,非常规需要点技巧;电影的话还有一种动作戏是单独分出来的,原因是太复杂,必须提前定义拆解,否则一定出事情,这个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视同仁,全都要自己做,全都要提前拆解,我们就不分了。

然后呢,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思考下这场戏大概是什么样的,这场戏的支点在哪?现在流行叫抓手。只要不是那种过场,在正常叙事的戏里,无论是不是重场戏,都应该有支点,可能是个转折点,或者推动剧情的地方,甚至是你想秀特效的地方,都可以叫支点,整场戏存在的价值就在这里,所以找到支点并且进行设计;比如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么简单的表演支点在哪里?支点可以在老师的提问过程,也可以在提问后学生的反应,就看剧本意图是什么,是强调老师的行为还是学生的性格。

第二阶段,再看一下这场戏里面有没有需要强调的地方?当这场戏往支点在推动的时候,还有没有需要强调的地方?比如说我需要强调某学生的犹豫不决,就需要思考用什么技巧和手法来强调,是镜头的切,还是小动作微表情,或者其他角色的反应?

这场戏中各个需要强调的点都找到,并且初步构思大概用什么方法。

除了这些,有时会有需要表达的重要信息,让观众看得很清楚的重要信息有没有(比如板书上的变化),如果有的话,那必须要标注重要信息镜头也是要特殊设计的。

除了以上说的,还有哪些可以进行特殊设计的地方,比如说,陶渊明采菊东篱下,那开场通过他的主观视角去交代场景,这就是要特殊的设计,因为常规都是鸟瞰视角,或者一个大全就算了,我用主观镜头自然是专门的设计了;

#谈表演# 16 时空的转化

在表演的时候,或者说在编写剧情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在时间和空间上把自己锁死,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剧本,一段优秀的表演,它最大的发力点应该是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那么如何能够在非常丝滑柔顺的时间和空间中运动起来呢,那就是在时空中,找到某种规律去讲述我们的故事,进而传达我们的情绪,

想想音乐吧,去感受音乐中时空自由存在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在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之下任由思绪飞扬,我们在听音乐的时候就是这样的,看莫奈画作的时候,觉得很难用言语去表达。但是当你一眼看到这些画作的视觉元素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这些已经说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千言万语,作者把所有这些都放到了他的创作当中。

去找到表演的旋律和节奏吧,考虑是如何在情绪的引导之下实现时空的自由,实现剧情的推动,这就是视听语言带给我们最有价值的东西。

#谈表演# 17 为什么不是体验派或方法派

竟然17期了,字数也到了9000字,额,这算是我一年来最认真的思考了吧,上一次还是做漫画分析;

上次说到我们需要去研究、使用表现派,为什么?

《演员的自我修养》是体验派的名著,它强调从自我出发,生活在角色的情境里,这在上世纪50年代成为重要的方式;而方法派是体验派的延续和补充,核心还是体验派,区别在于允许演员替换交流对象,这两个均是写实派表演的技法,更多需要演员自身能力的提升,以及极其针对性的表演,我们不适用,我真的没办法让每个制作人员都可以进入角色然后提出表演方案,就算可以,我们也没有对应资源使用;

而表现派其实我们也做不到,我只是借这个名词,表现派强调事先构建一个角色形象,我们去模仿,当然我们的流程中是,提前设计角色的方方面面,使用的时候直接拿来主义;

其难点聚焦到角色设计,而这里或许就是数字人项目的工作吧。

#谈表演# 18 怎么表演

不知道。

我们无法满足没有需求的需求,没人告诉你表演什么的时候,自然无法表演,毕竟我不是郭德纲,表演本职即可;

那么什么是好表演?一样的回答,不知道。

你若是问什么样的悲伤表演好?这反倒比较明确,悲伤有很多种,如果朴素意义上的悲伤可以定义为失去带来的情绪表现,但是失去亲人和失去物品不同,失去物品弱化一些 ,失去亲人则更加严重一些,但是失去一个长久未见没什么感情的亲人则可能比失去物品还要在平静一些,甚至内心毫无波澜;

我们通常在定义表演的时候无法事先定义好坏,好在我们通常只是在呈现一个很小的片段,甚至无需情感的表达,那么,表演最多聚焦在肢体动作与语言、视角的协调上,即使对手戏或周边环境的互动也是少的,这样的好处是其实无所谓表演,只是呈现一个状态,和摆个pose并无不同;

那么其实这事会变得简单许多——将大量模式化的东西整理出来,生产储备运用即可;坏处是,没特色,观众不会有任何情感的寄托,自然是看过就过了,不会有更多的印象,就像大量的爆米花电影其实也是如此,即使投资巨大;

#谈表演# 19 蒙太奇

专业的影视课程对于情绪的表达会利用单位时间内的所有元素,包括声音,同时也会利用时间轴上的变化,以及蒙太奇;

蒙太奇是什么?多个镜头连接起来会产生新的含义,一个镜头和前面的情节、情绪积累起来,化为一个组合(整体)延伸出去,这是一个化学反诞生。

我一直觉得蒙太奇是影视最最NB的发明,他真正地利用了影视的时空概念,把单一表演变为延续性的表达,画面开始承载节奏、情绪和故事,而不是简单的照片呈现;

这对于制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只是个摄像师就可以搞定了,而是出现了镜头语言。

越来越少,而摇晃的手持。极快的,凌厉的快速的剪辑的,来将越来越多。也就是说呢,随着紧张,随着人物内心的紧张度不断的提升,随着冲突不断的升级,所看到的视听上的呈现的方式有了新的变化。

#谈表演# 20 氛围

影响观众感知的不仅仅是影像,其实还有其自身的部分;

我们的影像是我们作为作者的意图呈现,希望在情感上唤醒观众,因为情感会深度影响人类对世界的感知;

心理学上有个理论,情感处于高唤醒度高效价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陌生人会觉得这个人还挺友善,挺值得信任的,可是当低唤醒度低效价的时候,我们再看同一个人,可能会觉得他像一个劫匪,像个骗子像个渣男,我们看同样一个人会因为自己的情感、身体的状态不一样而感知不一样

那么同理,观众在看影像的时候也会如此,会有部分的原因就是身体的状态决定了结果;

再举个例子,哈士奇的天性是拆家,那么有一天你中了千万的彩票,然后一开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会觉得:啊,小宝贝,你今天太可爱了!这是因为你中了大奖,你的高唤醒度和高效价决定了你的反应是如此,你不会去骂它;

那我们换一个,你失恋了回家,同样还是这一幕,同样的汪,但是你一定会去骂它,甚至想打它、把它送人,你会非常的生气。

因为我们的身体的唤醒度和效价不一样了,我们的情感不一样了,所以我们看待这个世界角度、方式以及我所看到的东西都会受到影响;

这是心理学上非常成熟的理论,我们在做表演的时候对我们非常有用,用在哪里?

营造个好的氛围!好的影视善于营造有利于剧情呈现的氛围,用色彩、光线、构图、空间、声音把气氛烘托到位,人们自然被吸引,被影响,最终被说服,以至于相信、喜爱上所见。

#谈表演# 21 场面调度(一)

在片场,每天开工前,所有人都会等待导演决定两件事,一是摄影机位置,二是演员如何在摄影机前运动,这依靠的是导演场面调度的能力,场面调度来源于戏剧,最初是通过调整和改变演员在舞台上的位置、行动从而引导、提示、改变观众注意力的一种手段。

比如两个人并排站在一起,观众看谁不确定,那么让一个人向前走,观众肯定会看这个人;若还是这两个人,一个面对观众,一个背对观众,观众肯定看面对观众的,但是当背对观众的人转身,观众肯定开始看他;

电影的场面调度是在戏剧的人物调度基础上,增加了镜头调度,通过可以把注意力转到另外一个人身上,把注意力转移到后景,一个获得更广阔空间;

人物调度引导观众改变主意力,镜头调度强制改变观众注意力

#谈表演# 22 场面调度(二)

我一直犹豫这个部分怎么聊下去,如果只是简单的人物站位和机位,那么看起来这事不难,但是这才是问题,我们经常性的看低对方,哪怕对方不是人;

就拿简单的双人对话人物站位来说吧,

从高度分:两人站着、两人坐椅子、一人站一人坐椅子、一人坐地上一人坐椅子、两人坐地上、两人躺着,一人站着一人躺着、一人坐椅子一人躺着,一人坐地上一人躺着,一人在楼上一人在楼下,一人在车外一人在车内.......还没算大人小孩

从朝向分:面对面、背对背,一人在前一人在后,看同一方向、看不同方向......

从空间分:两人靠在一起、距离一个身位、距离N个身位、一远一近、相隔极远

从变化分:靠近、背对背分开、追赶、分叉、被栏杆挡住、视线挡住......

以上

我还能再举例,其实你们看电影也会看到更多,这还没算上场景与镜头的关系,摆在我们面前的如此驳杂的类型该怎么办?

我能想到唯一的办法是目的,剧情目的直接影响站位选择,我们的剧情大概率不需要这么复杂,那么遇到哪个就定义哪个,给予一到两个解决方案,成为套路,再遇到新的再来,这样无论怎样变化其实都会被归类,每次新形式都有专人设计,但只要设计完那就是执行的事了,你们想想,学导演的为什么要去拉片?道理是一样的。

#谈表演# 23 场面调度(三)

电影中调度的形式有3种

第1种镜头不动人物运动,一正一反两人对话,正面人物造型可被看到,背面人物只要转过来观众就会把注意力转移,镜头没有任何变化,只通过演员的变化就引到了注意力;

第2种镜头运动人物不动。这类表现也很常见,依旧上面的例子,镜头运动到背对观众的正面就可以,人物无需任何变化,靠镜头可以强制引导注意力;

第3种人物镜头一起运动,本想举个例子,但是视觉类的例子如果不看画面,那还是不容易理解,大家看片时注意下就好了,很多时候会有这种表现,而且通过镜头和人物不断引导观众注意力变化的也很常见

电影的场面调度后来发展出景深镜头,依靠景深变化引导视线,再发展成长镜头,更加强调画面的复杂性和临场感,这里牵扯到场面调度的多种风格。

#谈表演# 24 戏剧化——放大情感

今天测试了一个号称可以做数字孪生的软件,结果是换脸的小变体,说他骗人吧也不是,确实数字孪生了,我们自己误以为对方是3D而已,那么2D有什么问题呢?

2D不是问题,问题是形式限制带来的表现中庸,不够戏剧化。

我前面说了戏剧性,但是很多人会提戏剧化,什么是戏剧化?

戏剧性是结果,戏剧化是方法

传统的戏剧主要指那些话剧歌剧歌舞剧,甚至京剧,他们的特点明显,缺乏空间变化,演员表演夸张,强调肢体语言与语言的结合;

肢体语言也可以简称为行为,行为是创造人物个性的最佳方式,因为更加明显,更容易被解读,而带动行为的通常是情感(不是语言的原因是语言其实是情感表达的另一面,行为和语言双方是平等的、互补的、互相影响的,但双方都是被情感带动的);

情感是深层的,必须展现出来,这其实就是表演的本质,而表演的精彩与否有时不是简单的什么动作或者什么声音,而是对观众的“影响力”,观众是否被吸引,被触动,被共情

生活中的情感不会那么强烈,甚至因为性格的问题,很多人不擅长表达,而表演则不行,不但要表达出来,而且要强烈表达,否则无法吸引人的注意力,这里就是今天的主题——放大情感,开心要大笑,伤心要痛哭,生气要砸东西......这不再是一个“正常”的人,表演就是要更加的戏剧化

表演不能单靠语言,语言是讲故事,那不是完整的表演。

#谈表演# 25 戏剧化——冲突外放

之前聊到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的时候,说到自我和本我的冲突是个创造有血有肉的人物的基础,因为它可以营造出人物本身的困境;而自我和本我有时可以不是一个人,在表演中,在剧情里,可以分别设置到两个人身上,一个负责自我,一个负责本我,这样可以快速建立冲突,双方都是对方的衬托,都是对方的基础,这是常见的把一个人的戏分开给两个人的解决方法,非常适合编不出人物情节的时候使用。

#谈表演# 26 万物皆可表演

我们之前说角色是表演,无论动作、声音,镜头甚至灯光也是“表演”,那还有什么是表演,今晚图形化表现上会,其实图形化表现“特效”也是表演,在正确的地方用不同以往的形式呈现一个或精彩或乏味的内容,这就是表演,我们本就无需纠结表演本体是什么,而应该更加去思考表演是为了什么。

#谈表演# 27 情绪外化

是不是可以加一些自然元素来为画面增强氛围呢?

很多人都会忽略这个,一片随风而落的树叶可以代表千言万语。让大家感知你的愤怒,不一定都去撕心裂肺的砸桌子,那是最表层的、最肤浅的,让演员就静静地出现在镜头前,沉默不语,神情严肃,但是在身边升起一团火。那个熊熊燃烧的、蒸腾的烈焰,就是内心深处愤怒的外化。

自然界的元素是电影诞生100多年以来,所有的大师们都不停的去利用的一个元素。他们可以非常好地把人物的内心外化出来。

#谈表演# 28 表演的逻辑关系

虽然最终我们希望AI替代我们驱动表演,但目前AI还需要人来教给它什么是表演,所以目前我们探讨的还是人的表演范畴;

演员的工作是一个二次创作的过程,至少演员自己会这么来看待自己的职业,他不是一个木偶,他演不同角色的时候,其实他是加上了自己的对于这个人物、这个情节的理解,所以他有很大程度的二次创作,一定程度上要避免演员只关注他自己的角色,表演是相互的,你来我往的,或者说演员之间、演员与场景之间、甚至于物品之间是有着一层逻辑关系的,这层逻辑关系共同创造出了一个完整的表演。

表演不单纯是说,演员在什么时候该出场了,什么时候该做一个什么样的动作,表达什么样的一个情绪,这里要理解或者说搞懂为什么他在这个时候出场?为什么他和她的人物关系是这样的?为什么他此时此刻要呈现某个情绪?对于这个角色来讲意味着什么?

#谈表演# 29 好奇心

你可能从来没有想过一件事情,有个东西可以牢牢锁住观众;不是手铐,我们要讨论的是人类原始本能之一好奇心

人的好奇心是由寻求刺激来驱动的,这种刺激能够将人类应对未来变化的能力最大化,目前的好奇心有三大类

基于新奇事物的好奇心:

基于信息缺口的好奇心:

基于过程的好奇心:

总的来说,好奇心协助个体在环境中知识信息最大化,因此才能够使它在未来能够得到的奖励最大化,这是一种生存本能,而不是后天习得的技能;

依托这样的一个本能,如果我们在创作中找一切可能去构建观众的好奇心,那么他们就不可能放下我们的产品,他们一定要追到底,因为他们需要一个结果。

那么如何去构建观众的好奇心,影视编剧去创建悬念,去构建观众的预期,在观众的预期和惊喜之间去找一个平衡点,但是我们不太一样,我们做教育,教育内容本来符合信息缺口的好奇心类型,但是却败于呈现方式的单一与枯燥;

而通过表演,通过视听语言,我们可以构建(新奇事物)好奇心,而且这个好奇心可以是多个,每一个镜头、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单元,我们都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去设一个不同的好奇心。

我们可以让角色也有好奇心,然后让观众因为同理心而强化好奇心,观众的好奇心和角色的好奇心有可能会有差异。而这样的差异与差异的碰撞,它恰恰是我们去制造戏剧性的一个非常好的空间。

所有的电影都起始于一个很简单的概念,说简单其实不简单。即使想办法用很简单的方式来表达,但因为有人在就永远不会简单,里面肯定有很多纠结的东西。

#谈表演# 30 高概念

我们目前最大问题是不知道该做成什么样的表演,什么是更好的表演?

其实商业电影界一直有个定义我们可以参考一下——高概念(High concept)

这是商业电影的准则和评价基础,这个概念其实不断在演化,学者Justin Wyatt归纳构成高概念电影的三要素为"the Look, the Hook, and the Book" ,Look乃指好卖相,也就是帅哥美女、壮盛或瑰丽的景色等;Hook指剧情精采,能够引人入胜,引起观众兴趣;Book则是指电影拍摄的手法老练,例如陈述方式清楚、分镜 合理、叙事符合逻辑。

大家应该也看出来了,这不就是大片的要素?

确实,高概念电影其实已经和商业大片画上了等号,那么大片如此高投入我们又如何模仿?

先说look

派拉蒙的制片人唐·辛普森说:“高概念中的机会是留给流行艺术的,而非高雅艺术。”高概念电影忠实的施行好莱坞的商业美学,这种创作模式更加强调接受主体的习惯、审美取向,“他们的快感来源于他们在已然建立的秩序中鉴别出细微的变奏。”

Hook

商业电影强调娱乐至上,将一切受欢迎的、富有吸引力的元素整合在一起,通过通俗易懂的故事和噱头抓住你的眼球,让你想跑到屏幕前……故事必须简单直接,而噱头则扼住你的咽喉,控制你的思维,勾引你去进一步了解,昨天讲的好奇心就是这里的一个技巧;

Book

标准化、可交换性、细微变化和精准市场定位,这些原则把视听相关方方面面融入到作品中来,让电影不再是一个艺术,而是程式化的工业产品。

总的来说,高概念不再依靠传统的剧情,而是转向任何可以吸引受众的手段,任何高概念电影都可以成为他人的基础,从而以微妙的变化成就新的商业成功案例,我不是说剧情不再有效,但从市场结果来看,确实剧情不再重要,表现、明星、甚至营销手段都可以左右受众的接受程度,那么,我们是否也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产品,如何去学习那些早已成为流量密码的东西,掌握它,使用它,在残酷的市场抢一块肉下来。

谈表演谈了30期,快15000字,回看之前写的东西,很多说的不到位,脑子里有不代表能说出来,不过有写下来其实就是成功,尤其对自己;

后续会尝试以分析他人为学习、积累的方式,毕竟太多人在我们前方跑了几百年了,我们24小时不睡觉的学也学不完,但是不学就永远只能吹NB,产品不是吹出来的,要踏踏实实的做。

#谈表演# 31 221222

表演不是简单的“表演”,动作啊表情啊,而是更加复杂的全方位的复合型组合,以前的专题心签到曾经聊过这事,可能要以案例的方式细致分析下,发个我做的单一镜头拆解,B站也算高赞;

电影《love actually》,艾玛·汤普森得知丈夫背叛后回到房间平复心情

前置画面:多张家庭照片蒙太奇至CD封套

动作:(为了掩饰,她播放起丈夫送的CD)看着CD封套,歌声里她纠结双手无助的站在整齐的床边,继而泪流满面,全片演技最炸裂的一刻(影后不是白当的)

场景:两个对立区域,一个是左侧人物周围混乱的生活化的区域,象征主人公的心情,右侧是整洁的床铺象征主人公梦想中的美好家庭

音乐:歌词起到了替代主人公发言的作用,直接说出心声,也呼应前面埋下的桥段

情绪转变:没有“真正”的情绪转变,主人擦干泪,纸巾丢在混乱的区域(象征抛弃不好情绪),果断转身弯腰整理床铺,停下看向整洁的房间右侧区域(坚定对家庭与爱情的期望)继而起身出画,手在裙上的轻扫是点睛之笔(此时歌词依旧起到描述心情的作用,和画面搭配堪称完美)

镜头:全部只有两个景别,全景交代空间,近景情绪呈现

#谈表演# 32 221230

谈表演:表演是要实现某个意图,意图会影响情绪,但意图和情绪其实都通过行为表达,行为包含动作、表情、节奏,以及时空中的变化,有目的、有过程、有结果的行为是事件,多个事件组成情节,而更多的情节最终组合成为故事。

#谈表演# 33 230105

扩展一下:任何我们制作的表演最终都会归结于资源、功能与参数,而呈现部分我个人会把画面提出来,不单单是镜头,还有渲染效果的提升、环境氛围的营造等等,这里和传统电影没什么区别,表演是整体其中的一环,而不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