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生成式人工智能艺术形态想象 | 精简版

🏕

作者:野菩萨 - 最强AIGC教程

原文地址:https://www.xiaohongshu.com/explore/65e32e990000000004003543?

2024-03-02 上海

3月2日 容大众读者版 感谢 @Midjourney中国社区 赐予机会合作内容

Generative Al Art Theory

© WILDPUSA + Tina @ Midjourney

迎接AI艺术涌现

生成式人工智能

艺术形态想象

3月2日,由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和艺术大师吴冠中教授联合发起的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平行论坛于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举行。

本文系论坛演讲全文。

由我与 Midiourney China Vice President, Tina 女士合作完成

本文有所简化。

在“图灵测试(The Turing test)”这个词汇已被归档的今天,大众已对人工智能不再陌生。

但对于当今观念化的艺术形态,大家仍在关注架上绘画的仪式感。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艺术(简称,AI艺术)的理解,仍在拼贴(Collage)的层面。

大众的敌对,使得生成式人工智能创作者更加谨慎探索业界暂时没有界定AI艺术的形态。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AI艺术”的可能形态。当然我们会用递归的办法,从历史看望现在。

现在,让我们回到1826年。

自1826年,尼普埃斯(Joseph Nièpce)拍摄了世界第一张照片。当时的人们惊讶于这种对现实的复刻能力,开始在名胜古迹、日常生活中留下了大量的光影复制。

1859年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称摄影是艺术的敌人。摄影只有“真”,没有“美”

而摄影,却从两种方式,影响了美。

一个表达方式除了自身的演化,还会影响其他的表达形式。

摄影诞生之后,画家受到了摄影的影响以德加(Edgar Degas )的作品为例,无论是构图、视角的新颖,这还是模拟慢门摄影的效果创作绘画的观念!已经被摄影改变。

立体主义(Cubism)野兽派(Fauvism)...

后面开启了一个人类群星闪耀的时代。人类更关注于非记录的、抽象的表达方式。

摄影自身发展的这条线则更为坎坷。

无数将艺术思维带入摄影创作的摄影师前赴后继,最终在布勒松(Henri Cartier Bresson) 斯特兰德(Paul Strand) 斯蒂格里茨(Alfred Stieglitz)等一代创作者,思考者,推广者的手中。

摄影成为了一种艺术。

说回AI,当如今很多人还在讨论人工智能图像生成不具有架上绘画的仪式感的时候,2022年,阿纳多(Refk Anadol)的作品在纽约MoMA展出:作品基于MoMA数万幅艺术作品生成,没有人干预,因此被称为“无人监督”(Unsupervised)AI生成这些图像既不像原始资料,也不是人类主观创作而是机器“生成”的结果,艺术家只提供初始的观念。

如同摄影将创作一刀劈开。抽离出复制和表现。

那么AI把表现一刀劈开,剩下了什么。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方式,而midjourney等工具所代表的是图形领域的信息获取通过背后的人工智能模型,可以根据用户提供的文本描述

生成高度相关和创造性的图像。这种通过文本命令获得图像的方式叫做Prompting,是一种全新形态的人机交互。

比如我输入:想象:安塞尔亚当斯的风光摄影,平遥,全景图,云隙光,丁达尔光,史诗的,明暗对照法

就能获得以上图像。

为什么能达成这样的能力。

我们把复杂的计算机专业领域概念拆解成为三个简单的词汇。数据,映射和扩散。

首先是数据,包括从公共数据库中获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图像存档、历史文献图片,或者创建特定的数据集以覆盖特定的风格或元素。最终,收集数据的目的是,获得足够的基础。用以特征化每一个世界上的物体、风格或概念。

第二个部分是映射,在数据处理阶段,AI使用如卷积神经网络的算法,来识别和提取图片中的关键视觉特征,如颜色、形状、纹理等。这个过程涉及到从原始数据中学习到的特征的映射这些映射后的特征将用于生成新的艺术作品。

核心本质是将信息进行蒸馏,抛弃干扰的部分将特征得以呈现。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苹果。

最后一个概念是扩散(Diffusion)

利用学习到的数据和视觉特征,AI能够通过创造性扩散的过程,不仅仅是复制或模仿已知的艺术风格,而是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通过AI的内部处理机制,探索和创造新的视觉表达形式。

归根结底,这样的核心机制,授予了创作者一只自己会动的笔。本雅明把摄影时代称作为机械复制时代,那也许我们这个时代就是人工智能执笔时代。

不需要笔也能画画,拍电影。只需站在“画架”之前思考我们的观念,题材,实现路径。

德里达(JacquesDerida)的解构主叉框架下文本和意义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如同科学诗人加斯东·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很多哲学家和艺术创作者都倡议跨学科融合创作。

以往的创作方式需要花费高昂的跨学科内化成本。而人工智能图像生成,使得跨学科的深度创作成为了一种可能,而联觉(Synesthesia)成为了人的关键天赋。

因为以前要懂,现在要知道。

以上所有的铺垫都为了得出如下的答案。

但我们没有答案。因为未来的艺术一定超乎想象。

只一点一定可以确定。观念艺术从少数观念艺术家的特权,变成了一种平等的表达在想象力的世界中,最无价值的就是飞。大家对于观念,不会因为它是一个观念艺术就获得了特权和崇高的仪式感。于观念本身,会有评判标准。更有观念价值的人将会在未来闪光。

杜尚(Marcel Duchamp)提出了“艺术系数”(Art Coefficient)的概念艺术家想表达的,在创作过程中丢失的,作品最后传达的东西,之间存在的差异。

有点类似于索绪尔语言学的能指与所指。Midijourney 希望成为高艺术系数工具弥平所表达与欲表达之间的差异。

Midjourney 实现了世界上最为宽广的图形数据库,无论从枫丹白鹭画派,提取了无限的视觉特征。《塞拉菲尼抄本》,梅里爱的电影。非洲草原上的细纹斑马,猎户座的星云,计算机图形中的三重周期极小曲面,以及一些非视觉的概念,如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恐高症,扭曲,把这些概念蒸馏为一种视觉特征。

Midjourney 让想表达的人拥有了一块最为宽广的颜料盘。

同时,midiourney 的语言模型,也不是为当下的使用需求。

面向的是未来的创作者,他们触类旁通,全知全能。

日常化的描述诞生不了高于现实作品形态的生成物。midjourney 的提示词逻辑更接近于提示词本质,是利于映射的一种高注册语言。

Midjourney 致力于帮助未来全新形态的艺术家而这个艺术家是每个人。而新的艺术明星会超乎我们的想象,创造我们闻所未闻的作品。(完)